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防治胆囊炎有妙招 食疗或代茶饮

40岁的黄女士,最近总是反复右上腹胀痛,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情绪刺激而发病,遂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通过检查,黄女士被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据家人介绍,黄女士性格内向,凡事都默默承受,很少与人倾诉。这是典型“忍”出来的胆囊炎,可见情绪、压力与胆囊炎的发作密切有关。
不良情绪易引发胆囊炎
人们常用“肝胆相照”形容彼此亲密无间、互相坦诚。肝与胆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弟”,在中医里,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阳经属胆络肝,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肝之疏泄与胆汁分泌、排泄互相影响。二者协同合作,则胆汁疏利,助脾胃消化食物;如果情志失调,肝气郁滞,就会影响胆汁疏利;而胆腑湿热,也影响肝气疏泄,最终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引发胆囊炎。
中医防治胆囊炎有妙招
辨证治疗
胆囊炎常见有肝胆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等几种证型。治疗需根据病情急、缓、虚、实,辨证选择相应治法。实证者,以祛邪为主,如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虚证者,以扶正为主,如健脾益气、养阴柔肝。在辨证基础上,可酌情加调畅情志的中药,如郁金、佛手、香附、玫瑰花、合欢皮、贯叶金丝桃等;睡眠差者,可酌情加安神助眠的中药,如酸枣仁、柏子仁、百合、珍珠母、龙骨、远志等。
穴位按摩
因生气导致胆囊炎疼痛发作时,可先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止痛缓急,由患者或身边的人操作。比如,点按胆俞穴(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向外旁开1.5寸),连续按摩15分钟以上,疼痛大多可缓解;或点按阳陵泉穴(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食疗或代茶饮
若疼痛不剧烈,也可通过食疗、代茶饮来缓解。
金钱败酱茵陈茶:取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加水1000毫升,煎去渣,加适量白糖,温服,代茶饮用。可排石、利胆消炎。
玉米须蒲茵茶:取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加水100毫升,煎去渣,加适量白糖,温服,代茶饮用。可消炎利胆。
三花粥:粳米60克,生山楂(去核)、茉莉花各6克,玫瑰花5克,厚朴花3克。上药冲洗干净,共放入砂锅,加水煮成粥,加冰糖少许,早晚分服。可舒肝和胃、理气活络。
栀子粥:栀子6克,碾成细末;粳米50克,淘洗后,放入砂锅,加水煮成粥。然后拌入栀子末,继续煮10分钟即可,分次服用。可清热泻火利胆。
饮食宜忌
患者宜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忌用熘、炸、煎等方法烹调食物,忌吃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忌食黄豆、土豆、红薯、洋葱等会引起胀气的食物。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忌酒及咖啡、浓茶等。
心理疏导
对于不良情绪引发或加重的胆囊炎,心理疏导必不可少。可以配合移精变气、情志相胜等中医特色心理疗法,也可通过音乐辅助心身同调。
适当运动
胆囊炎发作时,疼痛明显者不宜剧烈运动;恢复期可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胆囊肌肉的收缩力,防止胆囊内胆汁滞留,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康复。
从中医的角度,运动可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有助于肝胆之气疏泄条达,使胆汁分泌、排泄正常,减少胆囊炎的发作。同时,运动也是一种移情易性的方法,患者可借此排解不良情绪,并转移对症状的注意力,减轻自我不适的感觉。(黄柳)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857.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3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