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火郁之症

  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因此,“发”是治疗火郁证的基本大法。所谓“发之”,就是顺应火的炎上升发之性,运用宣散、升举、轻扬、疏通等治法,使郁火发越于外。

  笔者曾见一女患者早已过青春期,却“生机勃发”,不时在口唇周围、背部长出一些黄豆大的火包,此起彼伏,久难消退。她曾服用过一些清热下火的中药,但效果不显,下肢也越来越凉。遂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养生堂进行治疗。

  医生根据她的体质,制定了中药熏蒸加上背部刮痧、拔罐的治疗方案。坚持每周熏蒸1次,到了第4次,腿部终于感觉暖和了。而后背部和面部的火包也渐渐消失。现在,她不但火包很少发,而且全身调理得也很好。

  治火郁之症,忌用寒凉的药物去“浇火”,而是要让火发出来。就像室内温度很高,洒点水虽可暂时缓解,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把门窗打开,让风进来,温度则会很快下降。上文患者的火就是下半身有寒气,导致气血不流通,导致上半身郁火。通过中药熏蒸,让寒气去掉,气血流通,身上的火气自然消退。

  笔者还想到临床中,当温病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卫分又闭而无汗时,则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的热邪可以向外透散。又如心火上炎,口糜舌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则须泻心和小肠的火,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导火下泄……凡此种种,不一而举,皆有“发”而治之之妙。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3552.html

相关推荐

千里浆治疗千里浆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千里浆的秘方制作方法,千里浆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千里浆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木瓜半两,紫苏叶半两,桂半两,乌梅...

VIP秘方 2025-09-11 0 484

柴胡饮子治疗岚瘴。柴胡饮子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柴胡饮子的秘方制作方法,柴胡饮子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岚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柴胡饮子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柴胡、常山、青蒿、甘草...

VIP秘方 2025-09-11 0 939

碧霞膏治疗目内外障。碧霞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碧霞膏的秘方制作方法,碧霞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目内外障。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碧霞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炉甘石4两,黄丹4两,铜...

VIP秘方 2025-09-11 0 25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