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中药方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莪术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5克。

  功能:益气健脾,清热活血。

  主治:气虚血瘀,湿热郁滞,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

  方解:太子参配炒白术:益气健脾,顾护后天之本,此是治病之本,为君药。黄芩配仙鹤草:黄芩善清胃热,仙鹤草清热化湿、活血,健胃补虚,两药配伍,清热泻胃之力有增,但不似芩连有苦寒败胃之弊,且仙鹤草尚于清泻之中寓固本之意;两药亦可有效抑杀幽门螺杆菌。

  用莪术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与参、术相合,则消补兼施,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既能很好地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痞满、疼痛症状,也能改善胃黏膜供血;而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相配可共奏防癌,抗癌之功。

  白花蛇舌草配半枝莲:清热解毒化湿,防癌抗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需在其癌变之前及时干预,以期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加减:反酸、烧心者,加用乌贼骨、贝母等制酸和胃,也可选用左金丸疏肝泻热以制酸;胃痛甚者可酌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若固定刺痛,夜间痛甚,血瘀证明显者,也可用丹参、九香虫、延胡索等理气活血止痛;胃胀满较甚者,可加用佛手、枳壳以理气消胀;胃纳欠佳,食后胀甚者,可加用炙鸡内金、炒谷麦芽以健运脾胃;神疲乏力气虚症状明显者,可加用黄芪、把太子参改为党参等益气健脾;口干咽燥,舌红无苔等胃阴不足之证较明显者,可加用玉竹、石斛、百合等养阴生津;胃中虚寒者,去黄芩,酌加干姜温胃散寒;舌苔厚腻,口干苦,湿邪较重者去白术,加厚朴、苍术温化湿邪;口有异味者,可加佩兰、石菖蒲芳香化湿;大便干结,加莱菔子、决明子通便;便溏加薏仁、山药、葛根、炒楂曲运脾止泻;肝胃不和,痛连两胁者加柴胡、白芍、合欢花等疏肝理气。

  临证备要:处方用药,轻灵醇和。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气当遵叶桂“忌刚用柔”之旨。当选用理气而不伤阴之品,切不可大肆开破,辛香温燥,戕伐胃阴。二是脾贵在运而不在补。不可一味壅补脾胃,以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为先。三是化湿切勿温燥助热,清热需防苦寒败胃。有时尚需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用温佐凉,用凉佐温,且要中病即止,不可久用。四是药味宜少不宜多,药量宜轻不宜重。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且有恶变倾向。在治疗本病时需注意:不可急于求成,坚持治疗3~6个月;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以防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出现高度异型增生、癌变时及时内镜及手术治疗。

  单兆伟,男,1940年10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著名脾胃病专家,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花甲之年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苦学三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擅长脾胃系疾病的诊疗,长期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创制了理气和胃口服液、清幽养胃胶囊、和胃胶囊、仁术健胃颗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药特色制剂。

  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获得部省级奖项12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新药证书各1项。主要论著有《中医临证与方药运用心得》、《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综合治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孟河传人:单兆伟医疗经验集》等10余部。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3251.html

相关推荐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877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8

治慢性咽炎 沙参黄菊花金银花

黄柏煎液雾化治慢性咽炎取黄柏30克,加水150毫升,煎煮至100毫升。使用时每次取5毫升装入雾化瓶中(药液温度保持在25℃-35℃),一端接氧气,打开氧气便可雾...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429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9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