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急性或慢性盆腔炎 疏肝理气化湿利水

  梅九如,男,1921年生,江苏省海安县人。1933年师从当代名中医施少秋先生学习中医内、妇科。1941年开业行医,1956年筹建联合诊所,后扩建为海安镇医院,任副院长。1958年至南京中医学院师训班学习,1959年毕业后在海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1983年~1990年在海安县中医院工作,内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在全国、省级报刊发表论文45篇。曾任南通市中医学会理事。

  组成:沉香5克,乌药10克,枣儿槟10克,莪术10克,小叶石苇30克,滑石15克,石见穿15克,桂枝10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生白术15克,泽泻15克。

  功能:疏肝理气,化湿利水。

  主治:急性或慢性盆腔炎,炎性液渗出积于子宫直肠凹陷(B超探查呈液性暗区)之盆腔积液,属于肝郁气滞、湿邪内蕴者。急性者常有发热恶寒,小腹部偏左或偏右疼痛,按之痛剧;尤以腰骶酸痛为特点。慢性者虽无寒热,但腰酸痛,小腹隐痛,下坠感明显,常伴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或沉弦。多发于已婚中青年妇女。

  用法:每日1剂,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慢煎20分钟;二煎半小时,2次煎液混合均匀,分2份,早晚各服1份,饭后半小时服用。一般连服10剂,症状减轻;再服10剂,积液减少;重者连服30~40剂,能消除盆腔积液。

  方解:盆腔炎患者常有盆腔积液,患者常有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等症,多属肝郁气滞,湿邪内蕴稽留,引起奇经带脉病变。因带脉绕腰一周,阳维、阴维二脉相互制约调节,则带脉循环运转有度,可维持正常生理。如湿邪入侵,肝郁气滞,疏泄不利,带脉失控,阳维、阴维失衡,不能化气行水,导致水湿内蕴,湿性下注,潴留于胞宫肠间低凹之处,如坎中之水,形成盆腔积液之病变。

  方中以沉香、乌药、枣儿槟、莪术化滞行气,推动盆腔积液,用三石(小叶石苇、滑石、石见穿)通下焦隧道以利水湿,佐以五苓(桂枝、猪苓、茯苓、生白术、泽泻)以除秽浊之水,则盆腔积液逐渐消失。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化湿利水之功,有利于奇经维护功能,主要消除积液,排除坎中之水,故定名“消坎汤”。

  加减:腹痛重者加炒枳实10克,生白芍15克,生甘草8克;白带量多色黄者加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便秘者加生大黄6克,炒枳实10克;阳虚者加熟附子10克;血虚者加生熟地各15克,全当归10克;脾虚者加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4393.html

相关推荐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49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66

治慢性咽炎 沙参黄菊花金银花

黄柏煎液雾化治慢性咽炎取黄柏30克,加水150毫升,煎煮至100毫升。使用时每次取5毫升装入雾化瓶中(药液温度保持在25℃-35℃),一端接氧气,打开氧气便可雾...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427

吹喉化腐丹治疗喉痧。吹喉化腐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吹喉化腐丹的秘方制作方法,吹喉化腐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喉痧。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吹喉化腐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煅月石、煅中白、...

VIP秘方 2025-10-27 0 84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