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解析卒中后抑郁

焦虑、抑郁作为现代高发的情志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归于中医“郁证”“脏躁”等范畴,与七情中“惊”“恐”“忧”“悲”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中医医家认为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在《内经》就提出五志伤五脏论,后历代医家又不断深化、发展提出了五志伤心、七情易伤脏腑等理论。清代医家王士雄有云:“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由肝起。”《临证指南医案·卷六·郁》曰:“因抑郁悲泣,致肝阳内动”;“悒郁动肝致病,久则延及脾胃中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内经》云:“惊则气乱”“恐则气下”。陈无择有云:“病有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上述所见,情志(焦虑抑郁)疾病主要与心、肝、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以肝为主。初期五脏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中期、后期常由肝脏累及它脏受损,经络受阻、形质亏损;末期多虚实夹杂,痰凝血瘀、化火伤阴,病证难愈。
PSD即为卒中后抑郁,兼属中医学“中风”与“郁病”,该病的发生与中风密切相关,病位在脑,中风的病因多责于年高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气虚则血运无力,瘀血阻内;肝肾亏虚则阳亢于上,气血瘀阻,气积郁结,气逆上冲于脑,则发为中风。
“郁证”为“中风”基础上之变证,属中医理论的因病致郁,故中风合病郁证既有郁证气机不畅、情志不舒的特点,又有中风之痰瘀互结、阴阳失调、上犯清窍的病理因素。故其本在瘀血阻络,其标在肝阳上亢,治宜标本同治,以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养血清脑方(为天士力集团独家生产中成药,现有颗粒剂与浓缩丸剂两种剂型),主要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等中药精制而成。方中以四物汤补血活血,加鸡血藤养血补血通络化瘀,使之补而不腻,瘀去而阴不伤;再予钩藤、夏枯草、决明子平肝潜阳,清肝泻热,祛风化痰;细辛醒神开窍;珍珠母、延胡索安神定志,舒筋活络;全方共奏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
现代临床研究证实,养血清脑制剂在PSD治疗领域可发挥重要临床作用。这包括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联合SSRI类药物有增效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行为能力评分,及认知功能损伤,并对躯体症状,如睡眠、头痛等症状有综合改善作用。(张钊实 王心明)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1004.html

相关推荐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8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9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