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见效快

慢性胃炎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等特点,单单运用西医消炎,保护胃粘膜的治疗比较单一,长期效果观察疗效较差。总之,只有取长补短,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才能见效快,治愈率明显提高,同时还要重视生活情志调理。因此在治疗同时,饮食起居,情志精神,锻炼身体等方面给患者耐心细致的指导,对提高和巩固疗效都有很大的帮助。

将病例分别中西医进行治疗,应用中医辨证,按中医分型施治,所用方剂如下:

①瘀血阻滞型:化瘀通络,理气止痛。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味。药用炒蒲黄10 g,五灵脂10 g,丹参10 g,檀香9 g,砂仁6 g,延胡10 g,当归10 g,香附10 g。若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见有呕血、便血加三七粉3 g,白术15 g,以化瘀止痛,若气虚血瘀加党参10 g,白术12 g,茯苓15 g,甘草6 g,黄芪15 g,益气而行瘀。

②肝胃郁热型:疏肝泄热和胃。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药用青皮10 g,陈皮10 g,丹皮12 g,栀子10 g,黄连15 g,黄芩10 g,吴茱萸3 g,白芍10 g。若夹湿浊内阻,苔厚纳呆加川朴10 g,砂仁9 g,藿香10 g,以芳香化浊。

③痰浊阻滞型:祛湿化痰,顺气和中。方用平胃散加味。药用苍术10 g,陈皮12 g,厚朴10 g,半夏12 g,茯苓15 g,枳壳10 g,白蔻仁10 g,旋覆花10 g,甘草3 g。若呕恶明显加苏叶10 g,黄连6 g,以和胃降逆。

④寒邪犯胃型:温胃散寒止痛。方用良附丸加味。药用高良姜10 g,制香附10 g,佛手10 g,陈皮9 g,白芷10 g。若寒凝气滞较重,加吴茱萸5 g,丁香6 g,荜澄茄10 g。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⑤胃阴不足型:养阴和胃。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药用沙参10 g,麦冬10 g,石斛10 g,玉竹6 g,白扁豆10 g,生地10g,山药15 g,白芍12 g,炙甘草6 g,乌梅10 g。若口干甚加重沙参、石斛用量,以滋阴养胃生津止渴。

⑥脾胃虚寒型:温阳健中。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黄芪30 g,桂枝6 g,白芍10 g,甘草6 g,生姜6 g,大枣10 g,饴糖10 g。若泛吐清水加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5 g,以温胃化饮;若泛吐酸水加乌贼骨15 g,煅瓦楞子15 g,以制酸止痛。

在以上辨证治疗基础上,有些病例适当加以中医电针治疗,选用直径0.35 mm,长40 mm毫针,针尖斜向脊柱方向,角度70°~80°,在华佗穴上刺入25~30 mm,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于同侧上下两针接脉中电流,左右各1组,留针30 min。针刺1次/d,7 d为1个疗程。

胶体次枸橼酸铋240 mg,每日2次,早晚餐前30 min服,阿莫西林胶囊0.5 mg,每日4次,甲硝唑片0.2 mg,每日4次。若上腹部饱胀恶心加服吗叮啉片20 mg,日3次,反酸吞酸加法莫替丁40 mg,睡前口服。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0905.html

相关推荐

当归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肠鸣腹痛,四肢无力,大便难,小便数,或大便便血,饮食无味,久而面黄肌瘦,渐潮热,发作有时。当归调中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当归调中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当归调中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脾胃不和,肠鸣腹痛,四肢无力,大便难,小便数,或大便便血,饮食无味,久而面黄肌瘦,渐潮热,发作有时。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

VIP秘方 2025-10-26 0 1316

赤豆薏苡仁汤(《外科大成》卷四。)治疗胃痈,脉洪数者,脓已成也。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者。赤豆薏苡仁汤(《外科大成》卷四。)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赤豆薏苡仁汤(《外科大成》卷四。)的秘方制作方法,赤豆薏苡仁汤(《外科大成》卷四。)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胃痈,脉洪数者,脓已成也。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者。欢迎大家收藏。 ...

VIP秘方 2025-10-26 0 1943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0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