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润肺止咳”勿滥用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体质、年龄的不同等特点而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北方寒冷而少雨,其病多燥,秋冬季节,寒邪与燥邪杂至,更为多数医家所认可,故医家多在秋冬季治疗外感疾病时采取润肺止咳法,滋阴润肺药自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临床上虽应重视常理,也不可忽视特例。反观2009年秋冬季节,雨雪较多,在笔者看来,此季正是湿热病流行之季,临床所见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外感疾病,一般表现为舌苔黏腻,或黄或白,而口不渴,是湿之候。湿热病四季皆有,多由外感之湿或从雨露而得,对于2009年秋冬季节的外感疾病,采用湿热病的辨证思路,在临床上屡用屡效,现仅列举一病例,请同道指正:

  李某,女,52岁,咳嗽半月余,经医用润肺止咳的汤药及止咳糖浆等无效,反而加重,前来求治。

  初诊:咳嗽,晚上甚,患者每届冬季,易咳,咽痛,胸闷,声音嘶哑,痰多,纳减,舌暗红苔腻,脉微数,投以甘露消毒丹加减:

  处方:藿香12g,白蔻仁(包)9g,茵陈9g,滑石(包)18g,通草9g,石菖蒲9g,黄芩9g,连翘15g,浙贝母12g,射干12g,蝉衣9g,桔梗9g,炒杏仁12g,3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服药后,咳嗽减,痰多,舌苔仍腻,嘱再服两剂。

  三诊:痰多,它症皆无,舌红苔薄白脉缓,投以二陈汤加减。

  处方:姜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桔梗9g,浙贝母9g,全瓜蒌12g,炒苏子12g,生甘草3g,生苡仁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服药后痊愈。

  按:现在很多人名为辨证,其实是依据西医病名开药,则离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远矣。上述病人病因病机其实并不复杂,然却投以润肺止咳,实在令人费解,先医误用寒凉滋腻则湿邪愈盛,克伐阳气,不仅湿不能去,反而凉伏于中焦,气机不利,邪无出路,反而加重,此时治法应给邪以出路,湿邪开则三焦畅。湿邪黏滞,病难速已,其来也渐,其去也迟,治宜宣化三焦,分消湿邪,三焦通畅,气机才可通畅,咳嗽诸症自消。在临床上我们应活学活用,因气候而用药。

  古之医者,著书立说,谆谆教导后世医家:凡为司命之士(古称医生为司命之士),必须重视人之生命,立方选药,不可粗疏,并严告诫,常观死于病者少,死于医者多,切勿草菅人命。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脱离了辨证论治就脱离了中医的灵魂,不仅不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反而加重了病情。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9728.html

相关推荐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500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4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39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