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小儿咳嗽 健脾化痰止咳定喘法

健脾化痰、止咳定喘法


刘某,男,2岁,2000年4月5日诊。


受凉之后咳嗽不止,经治未见好转,住院治疗,请会诊。现症:咳喘痰鸣夜甚,有时呕吐,大便溏,次数多,苔白,舌尖稍赤,脉滑。西医诊为肺炎。中医诊为:咳喘。


证属:痰蕴肺脾,肺失宣降。


治以:健脾化痰,止咳定喘。


处方:半夏3克,陈皮3克,茯苓5克,麻黄1克,杏仁3克,砂仁3克,苍术3克。2剂,水煎1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日1剂。


二诊(4月7日):痰减,呕止,大便正常,仍有咳喘。上方加厚朴3克,又取2剂。


三诊(4月9日):咳喘大减,又取2剂。


药后病愈。


按 寒邪入肺,肺气不得宣降,故见咳喘;脾虚生痰,痰蕴于肺,故见痰多;脾胃虚寒,升降失调,可见呕吐,便溏;舌尖稍赤为阳气尚足;苔白、脉滑为痰湿之象。依据舌脉症辨证为痰蕴肺脾,肺失宣降之证。故治疗以健脾化痰、止咳定喘为主。上方中以麻黄、杏仁宣降肺气;砂仁醒脾和胃;苍术、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化痰,其中半夏又可降逆止呕。二诊时仍有咳喘,故加厚朴降肺胃之气。药对病证,疗效亦佳,患者仅服6剂而愈。又,上方可视为二陈汤、三拗汤的加减方。


案四 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法治


王某,男,5岁,2006年5月16日诊。


内科请会诊:主因“咳嗽10天,加重3天”来诊。现症:咳喘,少痰,发热,体温:39.1℃,口渴,舌红少津,脉滑数。肺部听诊有少量痰鸣音,面部轻度缺氧症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0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3%。胸片提示:右肺炎症。西医诊为小儿肺炎。中医诊为咳喘。


证属:痰热蕴肺,肺气郁闭,热邪伤阴。


治以: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


处方:麻黄3克,杏仁6克,石膏12克,甘草3克,沙参5克,麦冬5克,花粉5克,山药5克,浙贝5克,天竺黄5克,金银花10克。水煎1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2剂。


二诊(5月18日):咳喘轻,发热减,体温:37.8℃。又取2剂。


三诊(5月20日):无明显咳喘,不发热,舌转润,又取2剂。


药后病愈。


按 外邪入里化热,热蕴于肺,肺气郁闭,故见咳喘,少痰。邪热充斥内外,故见发热。热邪伤阴,故见舌红少津。脉滑数为痰热之征象。依据舌脉症辨证为痰热蕴肺,肺气郁闭,热邪伤阴之证。故以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法为主。方用麻杏石甘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上方中麻黄、杏仁一宣一降,止咳平喘,且麻黄量小仅取其宣肺的目的;石膏量稍大,可清泄肺热以生津;银花清热热毒有退热之功;沙参、麦冬、花粉甘寒以养阴;浙贝、天竺黄清热化痰;山药、甘草顾护胃气。证对药准,故一诊而病减,前后共服6剂而病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9725.html

相关推荐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09

用公鸡肠饼治多例小儿遗尿均有特效

配方及用法:用公鸡肠一具,剪开洗净焙干,碾碎与25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油盐,烙成小薄饼,一顿或几顿食完。可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多尿等症。  百姓验证:新疆伊宁...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35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