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杨梅性温 消食解酒行气止痛

夏至到,杨梅熟。
老家江南谚语有云:“夏至杨梅满山红。”夏至前后,江南名果杨梅熟了,漫山遍野的杨梅林中,挂满了紫红色的果子,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晶莹饱满。
记忆中,每年夏天,母亲都会带我到老屋山上的杨梅林里去采摘杨梅。那甘香的气味令人馋涎欲滴,就连空气中都隐隐约约地飘荡着一丝丝杨梅的气息,那是一种酸酸的味,一种甜甜的香。
那时的杨梅摘下来就可以直接品尝。在漫山遍野的杨梅林里,我就像个贪食的孩子,不知先尝哪颗才好,轻轻地拿起一个放在嘴里,只是那么一抿,汁水便流了出来。味道不算酸,泛着些许的甜。熟了的杨梅是乌红色的,几乎变成黑的了。其实它不是真的变黑,是因为太红了。这时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染满了鲜红的果汁,让人大饱口福。
杨梅,又称君家果、朱梅、珠红、龙睛、白蒂梅等,为常绿乔木杨梅的果实。其果实按色泽可分为红、白两种,尤以深红或紫红为佳。杨梅汁液丰富,入口酸甜可口,于6~7月成熟。
中医认为,杨梅性温,味甘、酸,有生津解渴、消食解酒、行气止痛之功效,是治疗烦渴、腹痛、呕吐、泄泻、痢疾、刀伤出血、烫火伤等病症的良药。《本草纲目》记载:“杨梅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烧灰服,断下痢,甚验。”
我读书的时候肠胃不好,经常拉肚子,母亲便会让我多吃杨梅。杨梅当季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吃上几颗杨梅,后来再也没有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吃不完的新鲜杨梅,还可以制成杨梅酒。将杨梅浸于白酒之中,兑少量红糖,可祛湿、止泻、消暑、御寒。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喝上几口杨梅酒,能消暑开胃,令人气舒神爽。也有人把新鲜杨梅制成杨梅酱,那是一种风味独特的果酱。
又是一年盛夏来,杨梅依旧满山红。在酸酸甜甜的味道中,我似乎又回到了乡下老屋山上那片绿荫翳翳的杨梅林,仿佛又看到了绿树碧叶间那一颗颗杨梅果缀满了故乡的枝头。
酸酸甜甜的杨梅,如同生活滋味,值得品咂饱尝。(陆明华)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92.html

相关推荐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7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877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4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