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路志正临证温胆除耳鸣

杨某,男,51岁,2013年3月30日初诊,时令:清明。

主诉:耳鸣数年,加重2月。患者耳鸣如蝉,多因情志而发,发作常持续2小时左右,伴胸闷、心悸、憋气、气短;且胸闷发作时头重、头胀、发麻,有失重感。平素入眠困难,睡5小时后再难入眠。心电图检查正常,曾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服抗焦虑药加谷维素等治疗,时有心烦焦虑。就诊时感视物不清,时有口干、口苦,饮水较多,时感胃脘不舒、打嗝,脘胀。望其面色少泽,下眼睑色暗,舌红,苔薄白,诊其脉弦滑动。

辨证:肝气郁结、肝脾(胆)不和,治以疏肝运脾,温胆和胃。

组方:五爪龙30克,西洋参10克(先煎),紫苏叶15克,姜半夏12克,厚朴12克,陈皮10克,炒杏仁10克,炒薏仁30克,茯苓30克,砂仁8克(后下),黄连6克,竹茹15克,菖蒲12克,郁金10克,炒枣仁30克,远志12克,广木香10克(后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生姜片2片为引。14剂,水煎服,日1剂。

茶饮方:橘叶15克,素馨花10克,绿萼梅10克,神曲12克,生麦芽30克,小麦30克,百合20克,生白术12克,炒枳壳12克,紫石英30克(先煎),甘草3克,生谷芽30克。7剂代茶饮,2日1剂。

二诊:服药后,患者耳鸣、胸闷、心悸、心烦、发憋、气短、胃脘不舒、打嗝、脘胀均有所减轻。发作持续减为1小时左右,入睡时间增至6小时,口干、口苦感消失,饮水减少。望其面色有泽,惟下眼睑色暗,舌红,苔薄白,诊其脉弦滑动。路志正认为药证合拍,效不更方,守方再进14剂、茶饮方7剂。

三诊:患者述诸症减轻。发作持续1小时左右,入睡时间增至6小时以上,胃脘不舒、打嗝、脘胀感消失;望其面色有泽,惟下眼睑色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诊其脉弦小滑。守方再进14剂、茶饮方7剂。

四诊:患者耳鸣、胸闷、心悸、心烦减轻。短暂发作,已正常入睡,发憋、气短感消失;望其面色光华有泽,下眼睑色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诊其脉弦。路志正认为此时患者脾胃已调,惟肝郁不舒仍存,当以疏肝理气、温胆和胃为治,上方去炒杏仁、炒薏仁、砂仁,再进14剂、茶饮方7剂。

后随访,告病愈。

按: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位在肝,与心、脾、肾有关,多为肝气郁结、肝胆不和所致,日久可耗伤心气营血,以致心神不安,脏腑阴阳失调。

初病多实、久病转虚。肝气郁结、气滞不行则时感胸闷、心悸、发憋、气短诸症蜂起;肝胆不宁则心烦、难以入眠,故治以疏肝运脾,温胆和胃之剂,以期肝脾(胆)和调,诸症自消。

这也是路志正“持中央、运四旁”治疗大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运用。本案中对于心烦、失眠的治疗,运用养心清心之品(黄连、小麦、百合、茯苓、炒枣仁、远志)与镇潜固摄之药(生龙骨、生牡蛎、紫石英)并用收功,其法可效。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7798.html

相关推荐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7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2

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

关于细辛的作用和用量,历来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人在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对其利窍散痰行滞的作用有一定体会。 治疗经过 陈女,60岁,2008年4月1日...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29

湿疹温阳化饮治方

患者,男,40岁,2023年5月4日初诊。患者全身起丘疹、水疱,伴剧烈瘙痒,可见抓痕,渗出、糜烂,自服扑尔敏、湿毒清胶囊、肤痒颗粒等治疗,效不佳,遂来诊。刻下症...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778

温病初期如何演变成风热表证

《伤寒论》第1条和第6条互相矛盾、《温热论》中“在卫汗之可也”、《温病条辨》中银翘散方证的不统一,给温病初期演变成“风热表证...

养生秘方 2025-10-20 0 265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