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清上焦”需注意 “湿走气自和”

叶案:
某二九 湿温阻于肺卫,咽痛,足跗痹痛。当清上焦,湿走气自和。
飞滑石 竹叶心 连翘 桔梗 射干 芦根
解读:
上有咽痛,下有足跗痹痛,当治上?治下?还是上下同治?
表寒里热,也可以见上有咽痛,下有足跗痹痛。
如从《伤寒论》临床体系辨治,当用辛温开痹、辛寒清热,或者可以说“开太阳、清阳明”。
提到“开太阳”,叶氏可谓高手,《临证指南医案》中不乏开太阳案例。
但本案中,叶氏没有从表里考虑,而是从上下考虑。考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咽痛;考虑“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利,湿热痹阻,故足跗痹痛。
也许,足跗痹痛的主因不除外湿热痹阻于下。但病症初起,咽痛较显,仍当治上、治肺为先。倘咽痛解而足跗痹痛仍不解者,再考虑治下。
湿热内蕴,气机痹阻。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湿。湿为有形之邪,热为无形之邪,湿去则热无所附着。且痹阻气机的主因是有形之湿邪,湿去则气机畅行,故案中说“湿走气自和”。
处方中,滑石、竹叶心、芦根清利湿热,连翘清心,桔梗宣肺,射干清热利咽。其中,滑石、桔梗、射干、芦根走肺,竹叶心、连翘入心。六药合用,清化上焦湿热。
或问:“湿热阻于肺卫”,为什么本案中不用杏仁宣降肺气?
答:本案的主症是咽痛,而不是肺气宣降失常的咳喘等症,故没用辛苦温之杏仁。
或问:案中明言“湿走气自和”,为什么不用白蔻仁、厚朴等化湿行气之品?
答:本案湿温,以热邪为主,案中明言“湿走气自和”,但也明言“清上焦”,治疗以清热为主,只是注意到不能一味清热,而需佐以去湿。因此,案中选用了淡渗利湿之品,而避用了辛温、苦温助热之品。
“清上焦”中能注意到“湿走气自和”,是叶氏辨治精微之处。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6586.html

相关推荐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0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3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最近天气渐渐变凉了,早晚温差很大,有些人开始感冒。一谈到秋天的感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会想起“秋燥”这个词,其实,一年四季的感冒,大抵...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54

注重保健养生 驱腰痛疗肩周炎

现代人注重养生,却往往不得要领。冬季,做好前胸、后背、脊柱、肚脐、双脚这五大部位的保健,对提高抵抗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大帮助。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172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和胃汤治疗积聚痞块。和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和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和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痞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和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

VIP秘方 2025-10-29 0 286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