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常发口疮 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

  刘某,女,22岁,学生,门诊病例。

  2006年6月6日初诊:诉常发口疮6年,红汗半年。患者有口疮病史约6年,但近半年来不仅常发口疮,而且身上出红色汗,其色淡红,兼见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秘。望其面颧部略见红肿,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心胃火热汗血证。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

  处方:水牛角30克,生地30克,白芍10克,丹皮15克,炒栀子炭10克,生大黄5克,生石膏20克。10剂,水煎服。

  2006年9月1日二诊:诉服上方10剂后,汗出已不见红色,口疮亦未发,故数月以来未再服药。可近日复见红汗,时作时止,口舌又生疮。诊见其面颧部仍略有红肿。大便秘,小便黄,口苦,舌苔薄黄腻,脉数。

  诸症表现仍为心胃火旺之候,再拟犀角地黄汤合泻黄散、泻心汤治之。

  处方:水牛角30克,生地30克,白芍10克,丹皮15克,栀子炭10克,生石膏20克,藿香6克,防风6克,黄连3克,黄芩10克,生大黄8克,甘草6克。15剂,水煎服。

  2006年10月4日三诊:诉红汗全止,口疮近段未发,其面颧部红肿亦消,大小便已正常,但时觉口苦;月经先期,其量较多,舌红苔薄黄,脉滑。

  仍拟泻心火,降胃火,清血热之法,拟泻心汤合生四物汤再合泻黄散加味。并嘱曰:因口疮史较久,需持续服药,以期根治。由于患者服汤药不便,改成散剂装胶囊吞服。

  处方:生地40克,白芍4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黄连20克,黄芩30克,生大黄30克,藿香15克,防风15克,生石膏30克,栀子炭40克,熊胆粉15克,甘草10克。1剂,合碾细粉,装入胶囊,早晚吞服。

  三个月后,患者曾以电话咨询,谓红汗、口疮均止,月经已正常。现药已服完,是否还需继续服药?询及近段手足心较热,伴有轻度腰酸,小便黄等症,嘱服知柏地黄丸,滋阴以清余热。

  按:红汗或称血汗,亦称汗血。《素问·五藏生成》云:“诸血者,皆属于心。”故唐容川《血证论》谓:“血者心之液也,……治法宜清心火。”此患者常年发口疮,且见面部红肿,大便秘结,系阳明火旺之征。《血证论》曾云:“胃火亢盛,亦能汗血。”故取犀角地黄汤清心火,凉血热;或配泻心汤,或配栀子大黄汤,或配泻黄散,无非泻阳明胃家之火热,火清症自平矣。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6048.html

相关推荐

内耳性眩晕 天麻汤加减治之

刘某,女姓,48岁,于2010年8月21日就诊。因头晕目眩,耳鸣5小时来诊。2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发作,未经系统检查。5小时前因劳累后突然发作,自服眩晕停片无效。刻...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63

临床发现紫雪丹还有许多新用途

紫雪丹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等药物配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镇痉...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26

6则治疗发烧的偏方

发烧偏方一  用料:金银花15克,竹叶9克。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9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