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口腔溃疡医案用方精简

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临证善用经方,亦不局限于经方,疗效显著。文章通过4则医案,介绍陈老师用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用胶艾汤加味治疗月经不调、用白虎汤加减治疗磨牙。几则医案用方精简,紧扣病机,故患者药后病瘥。文中所载医案虽治法不同,但皆体现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治疗,根据不同的证侯而使用不同的方药,而不拘泥于一病一症。

口腔溃疡案
患者某,女,58岁,山东淄博人,2011年4月23日初诊。患者几十年口腔溃疡,最好时仅3日没有。口舌热,近几日牙出血,大便可;舌苔薄黄,脉沉滑。

中医诊断为:口糜,老师辨证为脾胃伏火,心火炽盛,治宜清泻心脾之火,方用泻黄散加味。

药用:藿香10g,生石膏30g,栀子10g,防风10g,生、炙甘草各6g,连翘15g,升麻10g,党参10g,黄连10g,莲子心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10g,滑石15g,竹叶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患者于2011年4月30日复诊, 自诉药后口腔溃疡愈,牙出血止;现仍有舌尖热,食欲差,大便每日2次,量少,但不稀,有排不净感;舌苔薄白,脉沉滑;药已中鹄,继以上方去滑石,加神曲10g,再服10剂,以去余热,患者药后失诊。

按:“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在中医学中属于“口疮”、“口糜”、“口疡”等范畴”。“若脾胃不运则或酿生痰饮或蕴成伏火”, 且脾开窍于口,脾胃伏火,蒸之于上,故发口腔溃疡; 舌为心之外候,脾脉亦连于舌本、散于舌下,心脾有火,故口舌热;热盛迫血外溢,故牙出血,舌苔薄黄, 脉沉滑,亦为内热之象。故治宜泻黄散,酌加清心火、利小便之药,使热邪随小便而去。泻黄散为清泻脾胃伏火之方,老师每用此方清泻脾胃伏火时,常常生炙甘草一起用,并加党参、连翘、升麻,名曰“加味泻黄散”。连翘、升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老师在 《黄帝内经临证指要》中云:“脾胃伏火与胃中实火不同,仅用清降,难除此中伏火积热”,盖此为方中防风之义,老师于方中加入升麻,除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亦有此义,即“火郁发之”;火热耗气,加入党参,补益中气,中气足亦有助于脾胃伏火的祛除; 此方于泻黄散基础上加味,增强了其清泻脾胃伏火之力,故服用7剂后口腔溃疡愈,牙出血止,惟舌尖热,食欲差,此余热未净,脾胃未开,遂于上方去寒凉之滑石,加和胃消食之神曲,再服10剂,以清余热。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5684.html

相关推荐

坚持走中医药文化兴院之路

被列为全国第三批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的浙江省宁波市所辖慈溪市中医医院,2014年与2007年比,门急诊由27.8万人次增加到55万余人次,翻了一番;出...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759

医学格言

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著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汉·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84

挖掘中医药潜力 加强中医护理

新一轮医改中,甘肃省确立了“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的甘肃医改模式。借助...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88

“普利”类药品使用三注意

“普利”类降压药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此类药品种繁多,药名通常以普利结尾,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此类药物适用于...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69

夜啼方七

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日3次。本方适用于小儿夜惊啼哭。...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329

非典型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治

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 (以下简称慢性肾衰)归属中医关格等相关病征的范畴来考虑,患者本应出现小便不通与频繁呕吐等泌尿与消化系统的多个典型症候。病情较为危重。但是,不...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7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