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夏天郊游 提防虫咬





夏天,蚊虫叮咬的情况较多,在这个季节,还特别要防蜱虫叮咬。5-9月是蜱虫病高发期,必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尤其是人们在郊游、爬山时,更要提防虫咬。





叮咬严重者可致死





蜱在叮刺吸血时宿主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分泌的唾液中有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肌肉麻痹现象,称为“蜱瘫痪”,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2010年,河南、山东等地就曾发生多人被蜱咬伤致死的事件。蜱瘫痪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瘫痪症状即可消除。





引发多种传染病





蜱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其携带的多种细菌、病毒所带来的传染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森林脑炎

这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全身酸痛、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





新疆出血热

这是一种蜱媒急性传染病,是荒漠牧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出现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蜱媒回归热

是由钝缘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螺旋体病,不规则间歇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动物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病人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莱姆病

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好发于春、夏季。我国已证实有20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出现。





此外,蜱还会传播一些细菌性疾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野兔蜱虫热等。





加强个人防护





蜱属于常见寄生虫,尚无法彻底扑灭,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做好个人防护。





1、外出游玩时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草地、树林中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曾到过蜱多见的地点,可在洗澡时注意检查。





2、蜱虫生活在草丛中,养有宠物的家庭,宠物在草丛中停留就有感染蜱虫,所以要经常给宠物洗澡,预防将蜱虫带入家庭。





3、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而是应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用镊子将蜱虫或倒刺去除,在身体无特殊症状后再出院。





近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病科收治了多例恙虫病患者,其中一位男性患者半月前与同事野外露营,回来后一周即出现发热症状,胸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到某医院就诊予抗病毒治疗无效,并出现头痛。医生检查发现患者腹背部出现了红色斑疹,腋下见一枚椭圆形焦痂疹。经血清学检查,确诊其患的是恙虫病。





据该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魏洪霞介绍,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恙虫很小,一般不到一个毫米,肉眼几乎无法看到。当人体被咬了后就会发痒,毒素渗入到皮下后,经过淋巴管引起发热、皮肤皮疹、溃疡,甚至造成淋巴结肿大。





一般来说,感染恙虫病的多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或外出旅游者,发病前都有在野外劳作和接触树丛、草丛的经历。恙虫病首发症状是发烧,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焦痂和溃疡面。由于普通大众及非专科医生对恙虫病多不熟悉,因而在临床上该病容易误诊为单纯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伤寒、败血症、病毒性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症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专家特别提醒,外出游玩的市民在溪边草地上坐卧时,要注意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搽避蚊剂,以防恙螨幼虫叮咬。






在农村,医生常常对面黄肌瘦、浑身无力的患者讲,你得的可能是“懒黄病”。这里所说的“懒黄病”指的是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钩虫爱吸血,且还经常更换吸血点,造成肠黏膜许多新的伤口出血;此外还分泌抗凝物质,使伤口流血不止。由于病人长期持续失血,很容易形成贫血,常常是脸色蜡黄、乏力、易疲倦,故有“懒黄病”之称。





一般来讲,农民尤其是菜农、桑农易得钩虫病。某些矿区的矿工也易得钩虫病。这是因为农民、矿工赤手光足下地,下坑道干活时,接触了被粪便污染的土壤,聚集在那里的钩虫幼虫易钻进皮肤进入人体。此外,生吃蔬菜等也可能感染钩虫病。





避免钩虫感染,必须加强粪便管理,禁止鲜粪施肥,应先采用高温堆肥法以消灭虫卵。不吃生蔬菜,防止钩虫幼虫经口感染。在易感染的环境中,避免赤手裸足操作。不要将婴儿尿布、衣裤放在草地上晾晒。





武汉同济医学院

金慰鄂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549.html

相关推荐

治夏季湿疹内服外敷法

中医认为,夏季湿疹是由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内服外敷可治夏季湿疹。内服法玉米须10克,放入800毫升水中煮沸20分...

精品偏方 2025-10-23 0 1360

正值夏季 吃姜正当时

【江湖上关于生姜的传说】1.相传杭州净慈寺曾经有一位老方丈,到了80多岁还一副童颜,身轻如燕,探究者络绎不绝。老方丈胡子一抿,眼睛一弯,咧开嘴哈哈大笑,透露出自...

养生秘方 2025-10-17 0 1608

“夏病冬治”药膳 治肠功能紊乱

中医认为,肠功能紊乱的本质是脾虚湿盛,夏季多好发或加重。盛夏,暑热耗伤阴液,以致阴虚津亏,或出汗过多,阳气随汗液而泄,气津两亏,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冬季,人体代...

养生秘方 2025-10-15 0 146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