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浙派中医内涵 浙派中医名称由来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提炼一个既能代表浙江中医药学术流派,又能涵盖浙江全域的综合称谓,有利于促进浙江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浙派中医名称由来
命名四原则 为了做好浙江中医药的统一称谓工作,首先确定命名四原则。一是体现地域特色,即能反映浙江全域范围的中医药特色。二是包容各家学术,也就是能够涵盖浙江各中医学术流派。三是契合他学称谓,即与现有的浙江学术或艺术流派的名称相一致。四是发音朗朗上口,即音韵协畅、平仄相和。
名称的选择 首先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对收集到的以及考虑到的名称一一进行比较分析。若用“吴越医学”这一称谓,优点是充分体现历史悠久,但范围超出了浙江。“江南医学”“越医学派”的称谓亦是如此,虽朗朗上口,但也越界。“两浙医学”是以宋代浙江分浙东、浙西两大区域而提出的,但与今天的浙江简称为“浙”作对比,又显得不够明确,易于混淆。“钱塘医学”或“之江医学”涵盖范围较窄,且“钱塘医学”容易和“钱塘医派”(从明末清初延续到光绪年间的、在杭州论医注经的钱塘医派)相混淆。另外,“浙江医学”或“浙江医派”的称谓过于直白,“浙医流派”“浙医学派”则发音不够响亮。最后正式确定的称谓为“浙派中医”,这一称谓既包容了浙江全域的中医学术流派,发音朗朗上口,且与浙江省内其他学科的流派命名特点相吻合。“浙派中医”称谓的提出,前后历时一年半,先后多次利用书面、会议形式征收意见,还邀请专家帮助把关,最后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会长会议上表决通过。
浙派中医内涵
浙派中医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流派称谓,它有着丰富的学术内涵。
源远流长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被称为“滋阴派”的代表。明代医家张景岳著《类经》《景岳全书》等著作。清代的雷少逸著有《时病论》。可见浙派中医历史悠久。
学派纷呈 浙江人杰地灵,中医流派众多,有丹溪学派、绍派伤寒、永嘉医派、钱塘学派、医经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温补学派、针灸学派、本草学派。
守正出新 浙派中医多有学术创新。朱丹溪在学习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大名家基础之上,结合江南气候、地理特点,创造性地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成为滋阴学派的代表。
时病诊治 清代医家俞根初提出“以六经矜百病”,倡导寒温一统新论。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总结提炼了“一因、二纲、四目”的伏气温病辨治体系。衢州雷丰以四时为主轴,论述不同季节外感时病的发生、发展机理与证治特点,著《时病论》。
学堂论医 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今杭州市)地区形成“钱塘医派”。该流派起源于明末卢之颐,通过张卿子、张志聪、张锡驹、高世栻、仲学辂等人努力,在侣山堂等处切磋医技、交流学术、培养人才,前后长达200余年,形成了我国医学史上特有的学术繁荣局面。1885年,陈虬在浙江瑞安创办了利济医学堂。1919年,浙江兰溪药业公会创办兰溪中医专门学校。
本草增辉 宁波陈藏器完成《本草拾遗》,拾《新修本草》之遗漏。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收载药物921种,其中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叙述不详的,成为我国本草史上又一座丰碑。
善文载道 浙江具有乐耕好读、崇学重教的风尚。宋代陈无择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8卷。张景岳著《类经》《景岳全书》,影响深远。《利济学堂报》首开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先河。何廉臣、袭吉生创办的《绍兴医药学报》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中医学术刊物。裘吉生编撰的《三三医书》《珍本医书集成》等均为近代文献研究的代表。
厚德仁术 绍兴“三六九”伤科自光绪年间起,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在绍兴城宝珠桥观前设流动船诊,大大方便了行动不便的患者。王孟英其性耿直,虽贫不事权贵,不慕荣利,以治病疗疾、活人济世为己任,被医界传为佳话。
浙派中医既有辉煌的历史,又有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研究。(范永升)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513.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