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失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法半夏10~15克,陈皮10克,茯苓15~30克,枳壳10克,竹茹12克,黄连6~10克,炒枣仁15~30克,知母10克,川芎6克,远志6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炙甘草6克。
  功效:和胃化痰,清胆宁心,养血安神。
  主治:胆胃痰热内扰、肝血不足之失眠。症见心烦入睡困难,多梦,眠浅或睡后易醒,惊悸不宁,胃脘不适,口干苦,舌淡或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等。
  用法:中药冷水浸泡30分钟,生龙牡先煎15-20分钟左右再下余药,续煎20-30分钟,每付煎煮2次,取汁混匀分别于下午、睡前2次温服。
  方解:成肇仁指出,失眠一症,病因繁杂,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临证当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不可一味潜镇。成肇仁根据现代人多饮食不节、熬夜晚睡的生活作息不规律的特点并结合《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及《金匮要略》“虚劳虚烦不得眠“的理论强调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肝血不足是导致失眠的病机。
  本方由黄连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加味化裁而成,方中温胆汤乃二陈汤衍变而来,法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化痰,配枳壳、竹茹、黄连清化痰热,理气利胆;枣仁性平味酸,直入少阴厥阴,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除烦,川芎调气达肝;远志清热化痰,安神定志,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和胃化痰,清胆宁心,养血安神之功。
  临床加减运用:若见胸闷呕恶,心烦口苦,痰黄口粘,舌红苔腻而属少阳痰热者,可酌加柴胡、黄芩、瓜蒌、浙贝母;若见口干口渴,大便秘结,身热烦躁而属痰火内盛者,可酌加大黄、石膏、礞石、胆南星;若见心悸怔忡,胆小惊惕,眠浅易醒而属胆虚者,可酌加当归、龙眼、龙齿、珍珠母;若见眠差多梦,健忘头昏而属心神失养者,可酌加菖蒲、郁金、龟板、柏子仁;若见情绪焦虑,喜悲伤欲哭而属心肺气阴不足者,可酌加大枣、百合、生地、淮小麦;若见睡后早醒,腰膝酸软而属肾精不足者,可酌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菟丝子;若见口燥咽干,虚烦少寐,口疮遗精而属心肾不交者,可与交泰丸、封髓丹、黄连阿胶汤等方化裁。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昝俊杰整理)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841.html

相关推荐

治耳鸣耳聋 民间良方

[方一]白术18克煎汤除渣,加入白扁豆、山药各 20克及适量红糖煮烂。汤、豆、药均服,每日一剂,连服7天。此方对耳内流脓清稀,耳鸣耳聋,头晕眼花,食欲不振等疗效...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552

蚯蚓丸治疗慢惊风。蚯蚓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蚯蚓丸的秘方制作方法,蚯蚓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慢惊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蚯蚓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蚯蚓1条(活者,去泥尽,入...

VIP秘方 2025-09-12 0 1850

使用中医消法来治病

“消法”,顾名思义,就是消除、消散的意思。对由于气、血、痰、湿、食等在体内异常壅滞而形成的结块,都可以使用消法来进行治疗。    消法去...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873

不孕症 辨证治法处方

兰某,百货公司职工,1983年5月27日初诊。已婚5年不孕。24 岁结婚,婚后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迄今未孕。平素月经错后 7~10天,经前乳房胀痛,月经量中等...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27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