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眩晕处方 苓桂术甘汤加味

陈某,女,45岁。2018年3月20日初诊。诉头晕2天。患者于前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未予处理。因值夜班未能正常休息,次日晨起头晕加重,视物旋转、恶心、不能活动、动则眩晕加重、恶心欲呕。因既往有“颈椎病”史,在当地门诊予正骨及理疗一次,症状稍缓。中午回家后眩晕仍作,恶心加重,呕吐2次,呕吐物中夹少许痰涎。闭目静卧症状可缓,不敢稍动,痛苦异常来诊。平素食凉即胃脘不适。刻诊见:头晕、视物旋转、恶心、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等症状。闭眼时可触及双眼球震颤。
诊断:眩晕(脾阳不足,痰饮上泛)。
治则:温阳健脾,降逆化痰。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g,桂枝9g,炒白术12g,炙甘草6g,泽泻9g,清半夏9g,生姜6g(自备)。2剂。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温服。
服1剂后,头晕、视物旋转已不明显,服药2剂后痊愈。嘱其清淡饮食,注意休息,自服理中丸以善后。
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出现,称为眩晕。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做了很多描述,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等。中医认为白天属阳,阳主升主动,夜晚属阴,阴主降主静,若经常熬夜,脾胃阳气易损;加之过食肥甘厚味,进一步伤害脾胃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脾胃阳气受损,脾运失司则水液不运,聚而为痰饮,变症丛生。
本例患者,眩晕,呕吐痰涎,舌淡,有齿痕,平素食冷胃脘不适,辨证为脾阳不足,痰浊上泛,治当温阳健脾,降逆化痰。《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选温化痰饮的基本方苓桂术甘汤。患者恶心,呕吐,夹有痰涎,“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生姜入胃,和胃阳,消痰饮;茯苓健脾,杜生痰之源。站立不稳,视物旋转,“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故加泽泻以利水。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其治病的病机为脾阳不足,痰饮内停,与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及五苓散等共同组成《伤寒论》“苓桂剂”,是刘渡舟教授治“水气病”基础方,后世又归纳为苓桂术甘汤八症:咳喘、吐、悸、利、痞、眩、痛、肿。痰饮为阴邪,变动不居,故症状可遍及全身:痰饮停肺,肺失宣肃,则咳喘;痰饮停胃,胃气上逆则呕;痰饮上扰清阳则眩晕……虽病变多端,杂乱无序,总以脾阳不足、痰饮内停为要。
笔者在临床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嗽、眩晕等辨证属脾阳不足、痰饮内停者,均有良效。(张琳琳 张昊地 林燕)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333.html

相关推荐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痰为机体的病理产物, 随气升降, 流窜全身, 停 滞于脏腑、 经脉、 肢体为病。 祛痰剂是为痰证而设, 依据痰的性质不同, 分为清热化痰剂、 温化寒痰剂、 润燥...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280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3

盐加牛奶:去黑头美容方

1、最好用没有用过的食盐,可以在刚开封时用小瓶单独装起来;  2、每次用4~5滴牛奶兑盐,在盐半溶解状态下开始用来按摩;  3、由于此时的盐未完全溶解仍有颗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592

含杏仁丸治疗口舌生疮。含杏仁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含杏仁丸的秘方制作方法,含杏仁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口舌生疮。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含杏仁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杏仁1两(汤浸、去...

VIP秘方 2025-10-29 0 2378

归梢汤治疗痿证有死血者。归梢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归梢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归梢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痿证有死血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归梢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归梢、赤芍、莪术、桃...

VIP秘方 2025-10-29 0 269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