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六经辨腰痛辨胃痛

程莘农 (1921—2015),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针灸临床 70 余,推崇经络理论,强调归经辨证。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法、方、穴、术的针灸辨证施治体系。

程莘农认为,针灸临床要以诊断为基础,重辨证施治,尤其是经络辨证,认为是经络归经辨证的核心。 “有诸内必形之于外”,任何疾病都以其一定的病候表现于外。当经脉气血运行不利时会出现相应的病候。通过对病候进行分析,判断病在何经、何脏 (腑),据此进行处方配穴,或针或灸,或补或泻。
01
六经常见病症
太阳经脉分布在身体后部,连于头项,故太阳病表现为头项痛,腰脊强;阳明经脉分布在身体前部,夹鼻,经目,故阳明病表现为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 少阳经脉分布在身体侧面,循胁,经于耳,故少阳病表现为胸胁痛而耳聋;太阴经脉分布于胃中,络于嗌,故太阴病表现为腹满而嗌干;少阴经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少阴病表现为口燥,舌干而渴; 厥阴经脉循行阴器,属于肝,故厥阴病表现为烦满而囊缩。
辨腰痛
整个腰背沉重酸痛,多辨证为太阳经腰痛,多取委中,或针刺、或放血、或拔罐; 腰部刺痛,牵及一侧或两侧胁部,不能俯仰,转身不利,辨证为少阳经腰痛,多取阳陵泉,或配支沟穴; 症见腰胀痛及腹部,不能左右回顾,辨证为阳明经腰痛,多取足三里,针刺或点刺放血; 症见腰酸痛及脊内,多因肾虚所致,辨证为少阴经腰痛,多取复溜穴,毫针刺或艾灸,并配命门、肾俞; 症见腰痛筋急及腰骶部,辨证为厥阴经腰痛,多取蠡沟穴; 症见腰痛而热,心烦,痛引下腰部,辨证为太阴经腰痛,多取地机穴。
辨胃痛
胃痛可见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病变,但可根据其他症状来判定。当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仅为胃经的本腑病,可选用本经的足三里,配用胃的俞穴、募穴以治之; 当胃痛伴有腹胀、泄泻等脾失健运症状时,责之于脾病及胃,当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和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主治; 当胃痛牵及胁肋部,伴有胸闷、暖气频频等症状时,乃肝气横逆犯胃,病位在肝与胃,当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及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主治.
02
典型病例
胃脘痛 患者,男,29 岁,1996 年 12 月 2 日初诊。主诉: 胃脘疼痛 7 年余,加重 1 个月。7 年前出现胃脘疼痛,现胃脘部疼痛阵作,多在进食后 1 ~ 2 小时发作,痛势隐隐,痛处固定,喜按,喜热饮,面色萎黄,纳食尚好,偶有恶心呕吐,二便如常,舌尖红、中有微黄苔,脉来虚弦。诊断: 胃脘痛(脾胃虚寒) 。治疗选穴: 中脘、双侧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公孙。以上诸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中脘加温针灸三壮。次日复诊,胃脘疼痛已除。依法调治,每日1 次,疼痛未再发作,巩固10 次后停止治疗。 按语: 《灵枢·经脉》云: “胃足阳明之脉……下膈,属胃络脾,……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胃中寒则胀满”; “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胃脘痛,腹胀……”。可以看出,本案为脾胃同病,以胃病为主,中阳不足,胃气失和,属足阳明太阴经病证。取胃之募穴中脘,并用温针灸,加强温阳散寒和胃之功; 足阳明经下合穴足三里、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和胃健脾; 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通过阴维脉 与心包络经之内关相联系,同取内关、公孙以加强宽胸理气、和胃止吐之效。诸穴同用,胃气和顺,中焦健运,胃痛自止。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128.html

相关推荐

注重保健养生 驱腰痛疗肩周炎

现代人注重养生,却往往不得要领。冬季,做好前胸、后背、脊柱、肚脐、双脚这五大部位的保健,对提高抵抗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大帮助。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172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6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6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