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消化性溃疡主治方 益气清热护膜方

单兆伟,1940年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和国医大师徐景藩,长期从事脾胃病疑难病的证治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医临证与方药运用心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胃肠病学》《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医疗经验集》等。
组成:炙黄芪10g,炒白术10g,炒薏苡仁15g,黄芩10g,仙鹤草15g,蒲公英15g,煅乌贼骨15g,浙贝母6g,莱菔子15g,白及10g,三七粉3g(冲)。
功能:益气健脾,清热护膜。
主治:消化性溃疡之脾虚胃热证。
用法:每日1剂,常法煎服。
方解:单兆伟认为消化性溃疡基本病机为脾气亏虚,同时指出现代人体质呈现出形盛体实、湿热蕴积特点,素体湿热内阻,影响脾胃健运,再遇外界湿热之邪,内外相引,湿从热化,蕴积脾胃,损伤胃肠黏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益气健脾、清热护膜为治疗大法。
益气清热护膜方中,以黄芪为君药,其味甘、微温,归脾、肺二经,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托毒生肌之效。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清除氧自由基,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营养胃黏膜,保护胃腺体。白术、薏苡仁为臣,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两药合用,增强补脾益气之功。黄芩、蒲公英共用,清热解毒,泻火燥湿。黄芩苦寒通泄,直折热势,但过用苦寒有伤阴之弊。蒲公英辛凉宣散,可散瘀热,并有升腾胃气、振奋阳气之功,使热泄而阳气自生。因此,两药合用,具有清热而不伤阴、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药理研究证明,两药不仅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且对实验性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仙鹤草苦、涩,入肺、肝经,既能健胃补虚,又能清热活血,与黄芩同用,增强清热之力,又无苦寒败胃之弊。莱菔子行气消痞、通降胃气,使胃腑气机调畅。煅乌贼骨、浙贝母抑酸止痛,保护胃黏膜。白及与三七同用,三七祛瘀生新、止血定痛,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既可增强止血作用,又不致瘀血留滞。诸药合用健脾益气、生肌止血、抑酸止痛、清热敛疮,使溃疡愈合,相得益彰,疗效确切。
加减应用:神疲乏力、气虚较重者加党参;舌红少苔、阴伤较重者加麦冬、石斛;舌苔厚腻者去黄芪,加苍术、厚朴;兼肝气不舒者去黄芪,加柴胡、炒白芍;胃胀明显者加炒枳壳、佛手;胃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九香虫;反酸明显者加瓦楞子;大便干结不畅者加决明子。(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时乐整理)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932.html

相关推荐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