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少阴病辨六经继辨方证 经方临证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临床当先辨病位,再辨病性;对于表证,首辨阴阳,临床中表阴证并不少见。笔者跟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马家驹老师后,对临床辨阴阳重要性的体会更加深刻。
  典型病例
  李某,男性,78岁,于 2017年2月27日首诊:有间质性肺病病史,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后因汗多而就诊。近一周来活动后、饮热饮后出汗明显,汗出后恶风恶寒。上腭干,喜饮热水。一侧鼻孔有清涕,便溏,纳可。舌淡苔根厚,左脉沉,右脉沉濡。处方如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黑附片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3片。7剂,水煎服。
  2017年3月13日二诊 汗出大减,恶风恶寒减,上腭干减轻,大便未成形。右脉沉濡,左脉沉弱。舌根苔黄,厚腻。处方如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黑附片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焦三仙各15克,佩兰10克,生姜3片。7剂,水煎服。
  按 本案老年患者,有间质性肺病,此次就诊以汗出多为主诉。经方临证,当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患者以汗出为主症,恶风恶寒、流清涕,辨为表阴证之少阴病。据便溏、脉沉、饮热水为里寒阴证之太阴病,故本病为少阴太阴合病,故马家驹给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柯琴曰:“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汗止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与大汗出同,从而化变病则异。”
  冯世纶教授在《中国汤液经法》一书中就《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指出:“人体所患疾病在表的病证可概括为两类:一类为阳实热之体,正气相对旺盛,症状反应有发热恶寒者,为在表的阳证,也即太阳病;一类为阴虚寒之体,气血沉衰,反应有无发热而恶寒者,为在表的阴证,与太阳相对当指少阴病。”进一步明确:“经方的少阴病是属六经的表阴证,即邪在表而呈虚寒一类证候者。”
  经方临证,不应当被西医病种诊断所干扰。当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马家驹抓住其汗出、恶风、畏寒、脉沉,直断为表阴证之少阴病,而非表阳证之太阳病,选用桂枝加附子汤。本患者的上腭干,为津液内停不能上达,而非内热津伤,结合其脉沉濡,大便溏,考虑为太阴病的水饮内停证,故加茯苓白术以运脾升清津液。方证相应,故能取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583.html

相关推荐

小儿外感咳嗽止咳平喘方

处方:生石膏15克,炙麻黄、瓜蒌、陈皮、桔梗、黄芩、远志、前胡、知母、紫菀、款冬花各7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药液,加糖适量,分3次服下。功效:清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08

芝麻药膳养生经验方

芝麻有黑、白、黄三种,药用的是黑芝麻。黑芝麻又名巨胜子、胡麻、狗虱、乌麻、油麻等。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黑芝麻的记载,说它味甘而性平,主治虚劳内伤病,可以...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35

阑尾炎方十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08

女性产后病 瑶医妙方解

在中医纷纷提倡“治未病”的时候,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以下简称仁爱分院)瑶医门诊副主任医师董明姣却提倡“治欲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83

五个小偏方治疗足跟骨质增生有奇效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五个小偏方治疗足跟骨质增生有奇效,如下:  1、取没食子40克、皂角20克,二药研成细末,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日换...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6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