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病一本三因之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
肺病繁杂, 却可立纲目。 从病因性质而论, 肺外 之因, 有太阳寒饮、 厥阴风痹、 肺体痿弊。 从诱发因 素来看, 肺寒饮病感寒而发, 肺风痹病触伏而起, 肺 痿病为久痹所归。 从病位分布而言, 太阳在阳位、 在 外; 厥阴在阴分、 在内; 肺痿深于其形、 深入血络。 从 病程来讲, 无论咳嗽、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 间质病等疾患, 初发或急性加重者常为寒饮所做; 病 情反复发作, 常为内外风邪所为; 病情迁延, 常为痹 之于内; 病之不解, 形坏神去, 则深为痿病。 从病机 而言, 三因病气之外, 则皆以逆热为本。
肺逆热之病, 因于肺之本体藏象气化, 无论何种 肺病, 必违于藏象之和。 肺之藏象以清宣肃降为顺, 以郁热逆上为病, 故曰, 肺病之机常以逆热为基本。 因此, 凡肺病, 无论表寒里饮、 外风内痹、 肺体痿弊, 常以气逆化热为当先之机; 凡治肺之法, 无论高远繁 多, 以清热降气为必取之道。
万物法于道, 负阴抱阳, 冲气为和。 阴阳内外、 藏 象气化之变, 岂有穷尽。 肺系病疾病源于病气拂逆藏 象气化之自然, 则肺藏阴阳气化者, 大局大势, 决定 了理法方药的大略。 肺主气, 肺德清, 决定了肺病逆 上、 逆热的病机之本; 肺气开发水之上源, 厥阴风木 气化, 肺叶娇嫩柔弱, 分别决定了肺寒病、 肺风病和 肺痿病的病因病机。 若大局大略得清白整肃, 纲举目 张, 则临证用药, 千光万籁, 莫不出此众妙之门。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毕伟博 崔红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