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肺系病之肺痿论及其临床意义

肺痿病一般是指肺间质纤维化晚期阶段, 迁延 不愈, 渐至于肺痿 [15] 。 病机以络虚不荣、 络虚则痿为 要 [13-14] 。 肺叶萎弱不用, 功能丧失殆尽为其主要特 点, 即肺藏形弊血尽, 神机不使。 “升降出入, 无器不 有” , “器者生化之宇, 器散则分之, 生化息矣” ( 《素 问· 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 ) , 肺痿病为肺络失荣, 脏 器痿弊, 气机懈散, 升降出入渐废, 生化渐息, 若不 得正治则终将至于 “气立孤危” “神机化灭” 之局。 临床实践中, 肺痿病无论从络病论治 [13] , 从毒论 治 [16] , 从血分论治, 均以 《金匮要略》 之 “缓中补虚” 为施治原则, 遵叶天士 “大凡络虚, 通补最宜” ( 《临 证指南医案》 ) 之法则。 以补为正, 补中寓通。 补法忌 滋腻恋邪, 通法忌开破伤正。 又当燮理阴阳, 平调诸 气, 毒瘀痰浊, 气血寒热, 皆当兼顾。 常以冬虫夏草、 紫河车、 蛤蚧、 仙茅、 淫羊藿等补益肺肾之精; 以黄 芪、 党参、 太子参、 西洋参、 甘草等补气; 以百合、 黄 精、 沙参、 麦冬、 五味子、 当归益阴和血。 另外亦可参 入搜风通络、 解利毒瘀等通法。 总以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临床症状, 带病延年为主要治疗目标 [13] 。 至于痹中有痿, 痿中有痹之复杂变局, 当掌握扶 正不留邪, 祛邪伤正的原则, 通补相寓, 走守相和, 以 平为期。

肺系病一本三因之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

肺病繁杂, 却可立纲目。 从病因性质而论, 肺外 之因, 有太阳寒饮、 厥阴风痹、 肺体痿弊。 从诱发因 素来看, 肺寒饮病感寒而发, 肺风痹病触伏而起, 肺 痿病为久痹所归。 从病位分布而言, 太阳在阳位、 在 外; 厥阴在阴分、 在内; 肺痿深于其形、 深入血络。 从 病程来讲, 无论咳嗽、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 间质病等疾患, 初发或急性加重者常为寒饮所做; 病 情反复发作, 常为内外风邪所为; 病情迁延, 常为痹 之于内; 病之不解, 形坏神去, 则深为痿病。 从病机 而言, 三因病气之外, 则皆以逆热为本。

肺逆热之病, 因于肺之本体藏象气化, 无论何种 肺病, 必违于藏象之和。 肺之藏象以清宣肃降为顺, 以郁热逆上为病, 故曰, 肺病之机常以逆热为基本。 因此, 凡肺病, 无论表寒里饮、 外风内痹、 肺体痿弊, 常以气逆化热为当先之机; 凡治肺之法, 无论高远繁 多, 以清热降气为必取之道。

万物法于道, 负阴抱阳, 冲气为和。 阴阳内外、 藏 象气化之变, 岂有穷尽。 肺系病疾病源于病气拂逆藏 象气化之自然, 则肺藏阴阳气化者, 大局大势, 决定 了理法方药的大略。 肺主气, 肺德清, 决定了肺病逆 上、 逆热的病机之本; 肺气开发水之上源, 厥阴风木 气化, 肺叶娇嫩柔弱, 分别决定了肺寒病、 肺风病和 肺痿病的病因病机。 若大局大略得清白整肃, 纲举目 张, 则临证用药, 千光万籁, 莫不出此众妙之门。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毕伟博 崔红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408.html

相关推荐

妇女带下病 白果莲肉治

女人如果有带下,下身就会有一种异味,我曾长期受此困扰,后来听说白果莲肉粥可以治疗带下病,我就试着吃了一段时间,带下和异味均有明显改善。处方是:白果6克,莲子肉1...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25

温热病的辨证纲领 卫气营血辨证

外感温热邪气而导致的温病,称为温热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如何针对温热病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辨治,首先就涉及温热病的...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555

寒者温之 热者养阴

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手攀足固肾腰运气即外在大自然的环境的特点,根据运气的不同,调节内在人体的偏颇,方可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水火免侵。丙申年夏季,三之气,运气特点可谓&...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784

汗出异常 疾病信号

人们常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减肥,但是出汗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当出汗的部位、汗的气味和颜色出现异常时...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823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中药验方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为非对称性进行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检查在1根或多根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而感觉神经...

秘方方剂 2025-09-11 0 485

藿香治暑月常见之各种呕吐

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化湿,解暑,和中止呕之效,可用...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51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