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秋季防治反复外感 急慢性支气管炎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下面为常见病症:

1反复外感

  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
预防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   改善体质的方法一是服用中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按2:2:1的比例共研细粉,成人每次3克,日2次;小儿每日3克,连服3个月。   具有补益脾肺,益气固表的作用。   二是常服黄芪粥,用黄芪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将黄芪切成薄片,入锅加入水适量,煮沸后除去药渣,再将粳米与药汁同煮为粥,加红糖调匀再煮沸即可服食。   具有补益元气,健脾养胃,升阳补中,固表止汗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乏力、自汗盗汗、脾阳虚弱、大便下血、气短心悸等症。本品尤适于老年人服食,可以强心健脾。
2急慢性支气管炎

  秋季是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慢性支气管炎均易在秋季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   由于秋季气候开始是温燥,后期是凉燥,二者所致病症有所不同。如是温燥所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少,痰中有血丝,咽部疼痛,口干口渴等;如是凉燥所伤,则见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恶寒流清涕等。
预防措施

  对于温燥所伤导致的咳嗽,可服用百合枇杷茶,或服食贝母蒸梨。   制作方法:取水晶梨一只挖去梨核,将3克川贝母和冰糖若干放入梨内,隔水蒸30分钟,稍凉服食。   每日早晚各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严重者,可服用桑杏汤、养阴清肺丸等中药。 对于凉燥所伤引起的咳嗽,可饮用姜苏茶(生姜、苏叶泡水),橘红茶(橘红、绿茶泡水);严重者,可服用中药杏苏散。
专家介绍
贺娟 教授、主任医师
国医大师王玉川工作站成员。临床擅长精神心理类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躁狂症等;呼吸系统如过敏性鼻炎、咽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等;心脑血管如冠心病、心率失常、高血压、脑血栓等;消化系统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等;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结节、糖尿病等;妇科疾病如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等治疗。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303.html

相关推荐

治寒咳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慢性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病情发展缓慢,严重时可诱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杷叶粥先将灸枇杷叶10~...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74

挑刺放血治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特点的一种病症。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中医认为本证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脏腑虚弱,脾胃运化功能...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57

治慢性支气管炎单方

海带50克(最好用海带根),地龙10克,杏仁25克,加水熬成浓汤300毫升,加入红糖频频饮服。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17

慢性病高发的秋季注重调养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些慢性病开始“秋后算账”。在慢性病高发的秋季注重调养,也是让它们断根的好时机。皮肤病:用药要慎重皮肤病到秋季会反复发作...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20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温法医案

温法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指运用温性或热性药物来鼓动阳气,驱散寒邪,消除里寒证的一种治法,具有温化散寒、振奋阳气、鼓动生理机能的作用。目前临床常把西医学的 &...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2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