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高热不退 热厥 处方生石膏

•高热不退
孙某,女,3岁。出麻疹后,高热不退,周身出汗,一身未了,又出一身,随拭随出,与《伤寒论》所说:“濈濈汗出”之症极为相似。患儿口渴唇焦,饮水不辍,视其舌苔薄黄、切其脉滑数流利。辨为阳明气分热盛而充斥内外,治急当清热生律,以防动风热厥之变。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6克,炙甘草6克,粳米一大撮。服一剂即热退身凉,汗止而愈。
本案为《伤寒论》的“白虎汤”证。该方为阳明之热,弥漫全身,充斥内外的“表里俱热”而设,临床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患儿疹出之后,续发阳明病的“四大”症候,说明邪热弥漫表里,尚未结热成实,未见大便燥结而用白虎汤大清阳明气分之邪热,故能热退身凉汗收而病愈。
•热厥
吕某,男,18岁。
初秋患外感,发烧不止,体温高达39.8℃,到本村医务室注射“安基比林”等退烧剂,旋退旋升。4~5日后,发热增至40℃,大渴引饮,时有汗出,而手足却反厥冷,舌绛苔黄,脉滑而大。此乃阳明热盛于内,格阴于外,阴阳不相顺接的“热厥”之证。治当辛寒清热,生津止渴,以使阴阳之气互相顺接而不发生格拒。急疏白虎汤: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炙甘草6克,粳米一大撮。仅服2剂,即热退厥回而病愈。
厥阴病,有正邪交争,阴阳消长的特点。如果阳热内盛格阴于外,以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就会形成虽发热,却手足厥冷的“热厥”证。且阳热愈盛,阴阳格拒之势越重,则手足厥冷也就愈深,亦即所谓“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热脉的辨证特点是发热在前、手足厥冷在后。本案厥冷、发热、脉滑大,为阳热郁遏于气分,阳气不能外达。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白虎汤大寒,善于清解气分之热,无论伤寒还是瘟病,凡邪热不解。口渴、脉洪大,或阳热内盛格阴于外,手足蹶冷等症,皆可使用,值得提醒人们注意的是,方中的主药石膏应因证、因时而增损。临床辨证凡大热弥漫全身,阳明经腑皆热、汗出、口渴者,方可放胆使用。对“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则不可使用。否则,易使外邪冰伏不解,祸不旋踵。
(摘自刘渡舟的《经方临证指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693.html

相关推荐

吹喉化腐丹治疗喉痧。吹喉化腐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吹喉化腐丹的秘方制作方法,吹喉化腐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喉痧。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吹喉化腐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煅月石、煅中白、...

VIP秘方 2025-10-27 0 843

安神滋补方9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52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2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