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小儿发热案 中医药用

小儿发热案
患者某,男,3岁,北京人,2011年7月14日初诊。 患者易感冒,平均每月1次,今日早晨发热38.5℃,无汗,微咳,时有脘腹疼痛;舌白略厚,脉滑数。

中医诊断为:感冒,老师辨证为邪热壅肺,治宜清宣肺热, 方用麻杏甘石汤加味。药用:生麻黄6g,杏仁6g,生石膏30g,炙甘草3g,柴胡12g,黄芩6g,板蓝根15g,法半夏3g,浙贝母15g,僵蚕6g。3剂,日1剂,水煎服。

患者于2011年7月16日复诊,其姥姥告之服用2剂药后烧退咳止。现舌苔薄黄,脉滑数;此为烧已退,肺仍留有余热之象,继以清泻肺热,酌加化痰之药。
药用: 桑白皮10g,地骨皮8g,瓜蒌皮10g,生石膏15g,芦根10g,浙贝母10g,桔梗5g,生薏苡仁10g,桑叶6g,薄荷4g,6剂,水煎服,日1剂。诊毕,姥姥问曰:“患儿服药2剂后烧退咳止,剩余之药还服否?”师答曰: “不必再服”。患儿姥姥、姥爷急忙答谢老师,并嘱患儿答谢老师并余,师面带笑容,再三答曰不必客气,遂望其欣然离去,患者药后亦未再就诊。
按:本案患儿发热38.5℃,无汗,微咳,究其原因,乃寒邪闭表,邪热壅肺所致,故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柴胡、黄芩、法半夏,为小柴胡汤中主要药物,功擅清透少阳邪热,使里热外达;板蓝根清热解毒,擅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邪热壅盛,尤其对于小儿来说,易引发肝风内动,故加僵蚕,祛风定惊, 防患于未然;老师治疗外感发热,常加入此五味药物,疗效颇佳;加浙贝母者,意在清热化痰止咳。综合来看,本方在麻杏甘石汤的基础上加味清透少阳邪热、化痰止咳的药物,药证相对,故两剂后烧退咳止,大邪已去,剩余一剂不必服用,后以清肺余热之轻剂调理。
专家介绍
陈明
教授、主任医师 从事医、教、研工作30余年,尤对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颇有研究,主张中医临证与科研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体现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传统特色,理论联系实际。临床灵活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疾病、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心脏病、咳嗽、气喘、发热类疾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痤疮及各种皮肤痒疹,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病,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小儿发热等内科,妇科、儿科、皮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证。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575.html

相关推荐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痰为机体的病理产物, 随气升降, 流窜全身, 停 滞于脏腑、 经脉、 肢体为病。 祛痰剂是为痰证而设, 依据痰的性质不同, 分为清热化痰剂、 温化寒痰剂、 润燥...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280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0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6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