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发作性低热 中医诊断处方

发作性低热

患者,男,42 岁,2014 年11 月26 日初诊。主诉: 发作性低热3 年,寐浅易醒20 余年。患支气管炎3 年,受凉及劳累时发作,每年发作3 ~ 4次。发时低热,自觉心前区不适,时有咳嗽。近日体温37. 2 ~ 37. 3℃,经治疗后好转,但仍时有低热。6 年前查出肾钙化,常觉腰酸。刻诊: 心悸,急躁易怒,食后腹满,恶寒,小腹尤甚,喜热饮食,小便无力、小便黄,体力欠佳,易疲劳,口干,舌稍黯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细滑。吸烟史20 余年,饮酒史20 年。

中医诊断: 低热; 失眠。

处方: 葛根20 g,黄芩10 g,黄连10 g,炙甘草6 g,夏枯草20 g,法半夏10 g,百合20 g,紫苏叶15 g,萱草20 g,合欢皮20 g。每日1 剂,水煎服。

30 剂后低热未作,体温36. 5 ~ 36. 6℃,胸闷不适已愈。睡眠明显改善,仍梦多,遂易他方以治眠差。

按语: 柯琴在《伤寒论翼》里说: “因名立方者,粗工也; 据症定方者,中工也; 于症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本案患者正值中年,反复低热有可能被认为是阴虚证,其又有咳嗽、食后腹满、腰酸、小腹怕冷、喜热饮等阳气不足的表现,证候属于虚实寒热错杂,应该如何立法选方,确实需要仔细斟酌。分析该患者虽然并无下利之症,但患者有发热、恶寒、咳嗽、受凉加重,可知患者虽然病程较长,但尚有表邪未解; 口干、急躁易怒、便秘、小便黄等可知里已成热。其外感实邪不解,耗伤阳气,邪郁日久入里化热亦为实。王老师认为,其主症是“喘” “热”,病机为外感表邪、入里化热,故而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肌表,内清里热以治之。因其另有寐差易醒,故以自拟安枕汤合方治之。审机用方并没有局限在“下利”这一症状,体现了仲景立法之意。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535.html

相关推荐

慢性鼻炎护鼻有方

有慢性鼻炎的患者每天坚持护鼻,可以减少鼻炎的症状。   一是按: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按压时以中等速度稍用点力即可,每天早、中、晚各按压一次,每次...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06

周树人的中医药养生观念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 这是鲁迅...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3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