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历代医家称为“祛湿和中”之圣药

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一方由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厚朴、桔梗、甘草共11味药组成。
方中藿香辛温,功能理气、和中、辟秽,外散表邪,内去秽浊,兼治表里,是方中主药。
苏叶、白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解表邪;厚朴、大腹皮利气行水消满,陈皮、半夏降逆燥湿祛痰,佐以疏里滞;苏、陈、芷、朴的芳香气味更有助于化秽浊,醒脾气,上述药物为辅助药。
湿气与不正之气伤人,皆致中气不足,故以茯苓、白术、甘草健脾除湿扶助正气为佐。
此方功能芳香辟秽、表里双解、散寒除湿、扶正祛邪、升清降浊,表里同治则寒热胀满可除,升降复常则呕吐泄泻可止,邪气去则正自安,正气复则可御邪。
方中的药物组成配伍,体现了数法合并运用之妙。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胸膈痞满、呕吐泄泻等症。
本方一直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内伤湿滞的腹痛腹泻(急性肠胃炎)以及中暑发热等病症的常用良药,被历代医家称为“祛湿和中”之圣药。 现代藿香正气系列药物可用于治疗以下多种疾病
中暑
酷暑盛夏极易发生中暑,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甚至皮肤灼热(体温在38.5℃以上)、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此时除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之处并给予物理降温外,可同时让其服用藿香正气系列药物(最好选正气水、滴丸或软胶囊等起效较快的剂型),以消暑除湿、和中安胃。
胃肠型感冒
在盛夏和初秋季节,若疏于防护,最易感受暑湿风寒之邪,引发胃肠型感冒,出现恶寒发热、身重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此时选择有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作用的藿香正气系列药物,恰可切中病机,疗效确切而可靠。
急性胃肠炎
饮食不节或不慎感受寒湿之邪,最易引发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藿香正气系列药物有芳香化湿、健脾止泻、和胃止呕等作用,疗效显著。
婴幼儿腹泻
取消毒纱布,折叠成4 ~ 6层放于患儿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加温至温度适宜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再用塑料布覆盖后固定,3小时后取下,每日2~3 次,2日即见效。较大的孩子还可口服治疗。对症情较严重的患儿,应及时配合补液等法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夏秋季节,有些人常出现上腹不适,或吃一点儿东西就感到脘腹饱胀,或伴有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异常,这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由于胃动力下降与十二指肠内脏神经过于敏感以及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藿香正气滴丸等系列药物,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减缓的状态,对脘腹饱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功效。
水土不服
夏季外出旅游或探亲,一些人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不仅影响健康,也使旅游的良好心情大打折扣。藿香正气系列有芳香化浊、健脾除湿、和胃止呕等功效,对消除上述症状功效显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328.html

相关推荐

痔疮偏方治疗之食疗法

你知道食物治疗痔疮的偏方吗?看完下面这些偏方,你就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食物是对治疗痔疮有好处的,不可思议吧。一、生豆腐渣治疗痔疮: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每服9克...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766

蒙医蒙药 壮药园 调研中医药工作

浙江磐安县中医院今年上半年新开展腰椎间盘突出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修复术、coflex术、低剂量CT 检查、火针、颈椎微调手法、胱抑素C检测、脂蛋白a检测、同型半...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26

听中药师有关膏方的小妙招

丘振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中药师, 硕士生导师、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担任学术职务有: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75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