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桂枝汤配伍要义及应用

  《伤寒论》中的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的桂枝汤类方有20余首之多。

  桂枝汤不仅用于外感太阳、少阴中风营卫不和之证,而且大量用于内伤杂病阴阳不和之证,正如清代医家徐忠可在《金匮要略论注》中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因其配伍严谨,适应症广,历代临证广为应用至今而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群方之冠”。

  桂枝汤的方药、剂量配比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配伍之妙在于,桂枝辛温,主入卫阳,能“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本经》),有宣发温通,透达降逆,补中益气之功。外能宣散解肌,助卫通阳,透达表邪;内能补中化气,和营(阴)疏津,温通降逆。正如清代药用植物家邹澍在《本经疏证》中所谓桂枝,“盖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芍药苦酸微寒,主入营血,能“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经》),既可祛除营血之瘀痹以调荣气,又可促使营卫通和而抵御风寒之邪,还可制约桂姜之辛散,防止汗之过度。桂枝、芍药二者配伍之妙在于一散一敛,一卫一营,一气一血,一阴一阳,表里、营卫并治,气血、阴阳同调,从而构成了本方双向调节的配伍基础,充分体现了阴阳调和互化之道。生姜辛热“气薄则发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助桂枝加强发汗的作用,而散在卫表之风邪。大枣甘微温,“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本经》),以其滋津益气之功,即助桂枝温胃益卫,又助芍药补津和营(阴)。炙甘草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滋养胃气津液,以固荣卫生发之本,助桂枝、芍药调和表里营卫阴阳。

  桂枝汤方证的病机为营卫不和,表里不通。表证为营卫不和,里证为阴阳气血不和。桂枝汤功用为补中化气,益卫和营,透表通里,调和阴阳,是一首寓补于攻、通(攻表通里)的方子。胡希恕先生说:“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法,是祛邪而不伤人的。”(冯世纶主编《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病案举例

  郜某某,阵发性心慌伴大汗1月余,2011年7月29日初诊。素体虚弱,感冒输液过汗而出现乏力,阵发性心慌,心下满闷,大汗,出汗较多,内衣可湿透,伴头懵耳鸣,夜里易惊,惊悸即一身汗,口中和,纳可,无寒热,无头痛身痛,二便调。舌紫暗,舌体胖大,苔薄白水滑,脉寸微浮,关沉细,尺沉弱。辨证为少阴中风营卫不和兼太阴水饮上逆,方拟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苓桂术甘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茯苓、生姜(切片)各30克,生白术20克,炮附子15克。1剂,水煎服。惊悸汗出减轻,5剂痊愈。

  按:此证乃少阴太阴合病,系因外感过汗而致真阳内虚,卫阳失固而汗漏。中虚水饮上犯而头懵,心慌惊悸,心下满闷。汗多伤津,不能化血以养心窍则耳鸣。胃气真阳皆虚,既有营卫不和,又有水饮上逆而卫阳不固为主要矛盾,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阳补中,调和营卫而止汗,合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养胃生津,交通精神而治惊悸。合以苓桂术甘汤通阳化气,降逆利水。这些合方多是桂枝汤类方,临证用途甚广。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354.html

相关推荐

肿瘤机制及治则 中药方验案举隅

和法之小柴胡汤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现如今, 肿瘤肆虐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对 于肿瘤的治疗, 现代医学的手术、 放疗、 化疗等依然 是主流治疗手段, 而在术后...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613

术附汤治疗(疒颓)疝。术附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术附汤的秘方制作方法,术附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疒颓)疝。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术附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苍术(盐炒)、香附(盐...

VIP秘方 2025-09-11 0 929

针灸在运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

针刺与运动创伤: 软组织损伤多为药物一时难以到达之处,而针刺按摩则可达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目的。针灸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在治疗运动损伤...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58

泻肝汤治疗泻肝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泻肝汤的秘方制作方法,泻肝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泻肝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龙胆草2钱,归尾2钱,金银花钱半,...

VIP秘方 2025-09-11 0 926

萝卜的疗疾药用方

俗话说:“萝卜上了街,药铺取招牌。” 萝卜药用始载于《名医别录》,来源于汉魏间名医的经验。萝卜原名莱菔,以根茎作食用,其性凉,味甘,熟食...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5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