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承槐卿在其医案中对于“痰”的论述别具一格

承恩诏(1862—1945),字鼎文,又字亦农,号槐卿,以号行。承槐卿世居江苏常州焦溪镇,其处方上端醒目标注“五世儒医承槐卿方笺”。《常州市志》《常州市卫生志》《武进县卫生志》对承槐卿均有记载。
据载,某天,宜兴县丁山的一位重病患者邀请承槐卿出诊,他慎细诊视,奋笔写了长篇案论,这篇案论在同道中传开后得到大家的赞崇,于是有“槐卿脉案少涵方”之誉。承槐卿擅长内科,行医座右铭为“人病即己病”“诊疾无小事”“临证时细细审详”,辨证重视脉、证、时三者,用药少而精,以平淡取胜,力求多一味不必,少一味不可。
承槐卿所留存的医案,被同行视为圭臬,珍藏者有之,整理者有之,转辗抄写者有之。其医案博引旁征,义畅辞达,配伍精当,精辟实用,阐发了“治病须先顾无病之地,亦不可引邪入无病之处”“适口者为补”“治湿温拿住‘湿热营卫气血’六字”等独特见解。
承槐卿在其医案中对于“痰”的论述颇多,别具一格。在“类中”的医案中写道:“痰字从疒、从炎,由二火炼成。古人造字,早露一斑。”另在“湿温”的医案中说道:“痰,古人造字从疒、从炎,非无意也。痰为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这种拆字解释形象生动,易懂好记。《辞海》指出:“痰,中医学名词,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湿不化而凝聚的病理产物。主要由脾失健运所致,故称‘脾为生痰之源’,亦可因津液被火煎熬所致。若痰阻经络内脏等处,除见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发生眩晕、癫狂、昏厥、瘰疬、痰核等。”
在承氏医案中,对于痰证的论述颇为透彻:
痰饮一证,《金匮》论述最著,而疗治之法,不越治脾治肾两端,盖脾操运化之权,肾主摄纳之柄也。尊恙咳痰气逆,纳减形癯,劳动则气益上逆,遇寒则咳必增剧,脉弦尺弱,脾肾皆虚,恙经两年,饮不易去。仲圣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兹师其意立方,早进肾气丸,养阳气以化阴。晚服六君子汤,益土气以蠲饮,庶脾肾兼顾,合古人内饮外饮治法。若见咳治咳,则舍本逐末矣。
常言道“怪病多由痰作祟”,承槐卿对“痰”字的破解对后学有诸多有益启示。(单德成)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15.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