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主治硬皮病(硬化期)温阳扶脾汤

施慧,男,1945年生。任昆明圣爱中医馆主任医师,在中医男科、皮肤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前列腺炎、阳痿、早泄、弱精证、生殖器疱疹以及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痤疮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治疗方法。著有医学专著9部。

组成:生黄芪30克,巴戟天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川芎6克,炒苍术15克,炒山药10克,白蔻仁5克,牛膝15克,姜黄6克,桑枝15克,红花15克,丝瓜络15克,鸡血藤15克,川贝母6克,地龙6克,香附6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

功用:温补肾阳,扶脾通痹。

主治:硬皮病(硬化期)。

用法:每日1剂,冷水泡30分钟,煎开小火再煮20分钟,日服3次,每次200毫升(1小碗)。

方解: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肿胀、硬化、小血管痉挛狭窄,伴有色素异常,最后发生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硬皮病属于中医“痹症”、“皮痹”、“血痹”、“风湿痹”的范畴。如《诸病源侯论》云:“风湿痹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疼、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由于血虚又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愈入手经络,搏于阳经,亦变全身而手足不随。”这些描述基本符合硬皮病的临床表现。

硬皮病虽属“痹症”范畴,但又不尽相同。施慧认为,本病病位以肺、脾、肾三脏为主,故其临床证候为初损皮毛在肺,续损肌肉在脾,终损筋骨在肾,是一组痹症虚劳综合症。但因兼挟气滞、血瘀,或虚实兼挟之证的病人往往先有肢端发凉、苍白、青紫以及阵发性疼痛现象,而后再出现皮肤肿胀、发硬以至萎缩。

其发病机制为,脾肺两虚,肾阳不足,卫外失固,腠理空疏,或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此为内因。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于经络肌表血脉之间,此为外因。故此方以甘温扶脾,温经通络为法。

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丹参、川芎、牛膝、姜黄、红花、鸡血藤活血化瘀;当归活血补血止痛;桑枝、丝瓜络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川贝母清热润肺;地龙、香附行气止痛;桂枝、干姜温通经脉,调和营卫;炒苍术、炒山药、白蔻仁燥湿健脾。用于硬皮病硬化期,具有显著疗效。

加减:心悸加西洋参,食少呕吐加半夏、竹茹,皮肤萎缩者加龟甲胶、淫羊藿。

注意事项:外感表证禁服。(昆明圣爱中医馆 范泓霖 整理)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084.html

相关推荐

韭菜根榨汁治尿床偏方

我的女儿都快4岁了,晚上睡觉还经常尿床。每天早晨醒来总发现床铺湿了一片。我和丈夫想了很多办法,诸如睡前不让她喝太多水,半夜叫醒她去洗手间……药吃了一大堆,可女儿...

精品偏方 2025-11-01 0 1621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983

疏通经络少生病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人体的经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才能气血充盈,五脏六腑...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77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