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中医临床酊剂的使用

  孙浩,男,1928年生,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五代继承人。

  他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尽得薪传,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将其“运脾法”充分运用于临床。临证擅治内儿科杂症,尤专脾胃系和肺系疾病的诊疗,现介绍其临床运用酊剂的经验。

  龙冰酊

  组成:蚯蚓(又名曲蟮、地龙),活而肥大者15~20条,冰片3~5克,75%乙醇100~150毫升。

  功用:散热解毒。

  主治:小儿赤游丹(丹毒)。

  用法:将蚯蚓洗净泥土,加入冰片同捣如泥,大口瓶盛贮,对入乙醇浸泡。瓶口塞紧,用时摇晃。用药棉蘸涂患处,1日数次。

  方解:蚯蚓味咸,性寒,诸家本草均谓其有解热之功,善治“温病大热”,“天行诸热”(《本草拾遗》)。冰片味辛、苦,性凉,“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本草经疏》),长于治疗各种局部炎性疾病。乙醇外用有加速皮肤散热作用,并可防腐。小儿丹毒为“内有积热,外受风毒,搏于气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发于皮肤。此方宣散皮肤风热,解毒消肿,最为合拍。

  藤黄酊

  组成:藤黄50克,研细,加入75%乙醇300毫升,瓶贮浸泡,摇匀。

  功用:解毒消炎。

  主治:局部急性炎症,痈疽疖肿,毒虫叮咬。

  用法:以消毒棉签蘸涂患处,1日2~3次。

  方解: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胶,成品呈圆柱形,色橙黄,为国画用黄色颜料,质脆易碎,主产印度及泰国。味酸、涩,性温有大毒。本品始见于唐代《海药本草》,主“虫牙蛀齿,点之便落”。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始论之甚详,所治之症亦多,如痈、疽(脑疽、骨疽)、眼疾、疮(疔疮、金疮、臁疮、坐板疮)、癣、无名肿毒、各种外伤(刀、斧、木、石、汤、火伤)等症。藤黄外治小儿疖肿及毒虫叮咬,是孙浩的家传验方。其效用已为现代药理实验所证实。本品中的“藤黄宁”具有抗菌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活血定痛酊

  组成:降香、血竭各5克,共研细末,加入75%乙醇100毫升浸泡,用时摇晃。

  功用: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闭合性损伤皮肤未破者。

  用法:用药棉涂擦患处,1日3次。

  方解:降香有行瘀止痛作用,《伤科补要》“紫金丹”中,本品与乳香、没药、川乌、松节、苏木、蝼蛄等为伍,用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李时珍云:“今折伤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本草纲目》),可见其功效卓著。血竭主专行瘀止痛,适用于外伤血瘀肿痛,李中梓盛赞其“走南方兼达东方,遂作阴经之主,和新血且推陈血,真为止痛之君”(《医宗必读》)。乙醇可助药力透入肌肤、血络作用。两药配成酊剂,涂于小儿跌打损伤处,适用于局部青紫,皮肤未破者,屡获良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861.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学的儒医

儒医,作为中医学的首要组成人员,他们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传统医学得以传承、宏扬、发展、立异的主力。古代学医的人基本上都是“幼习儒...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38

树皮入药种种妙用

树皮入药,除了常用的桑白皮、牡丹皮、合欢皮、地骨皮之外,民间还有许多使用树皮的验方,用法简便,疗效也好,现介绍如下种种:苦楝树皮:1.洽蛔虫病:取鲜苦楝根皮 9...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79

蛇胆陈皮末治亚硝酸盐中毒

民间常用中成药蛇胆陈皮末来祛风除痰、镇惊定喘,但近年来发现它还可用来治疗亚硝酸盐类中毒。亚硝酸盐类中毒,是指食用了含亚硝酸盐类食物后的中毒现象,在农村较常见。亚...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48

过用乃养生之大忌

小区的老林是个棋手,前几日在参加全市争霸赛时,因体力和精力过度消耗,结果在进行半决赛时,昏厥在棋场上,确诊为中度脑溢血。  元代养生家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1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