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顾植山教授 附子山萸汤验案举隅

顾植山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他全面系统继承了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运用,运用六经三阴三阳理论指导运用经方,运用肾命理论与冬藏精思想指导运用膏滋方“治未病”。余有幸忝列门墙,师事先生,观其临证善用运气方,于疑难病症屡获良效,运用之妙堪称神验,兹举顾植山甲午年运用《三因司天方》附子山萸汤验案,藉此探析他临证运用运气方之临证思路, 以便于更好推广运用。

《三因司天方》之附子山萸汤

2014年为农历甲午年。宋代陈无择在《三因司天方》针对六甲年岁运病机特点,立“附子山萸汤”主之(附子、山萸肉、半夏、肉豆蔻、 木瓜、乌梅、丁香、木香、生姜、大枣)。清代缪问释方曰:“敦阜之纪,雨湿流行,肾中之真气被遏,则火用不宜,脾土转失温煦,此先后天交病之会也。《内经》谓:‘湿淫于内,治以苦热’。故以附子大热纯阳之品,直达坎阳,以消阴翳,回厥逆而鼓少火,治肾而兼治脾。但附子性殊走窜,必赖维持之力而用益神,有如真武汤之用白芍,地黄饮之需五味是也。此而不佐以萸肉之酸收,安见其必入肾而无劫液之虑?不偕以乌梅之静镇,难必其归土而无烁肺之忧。得此佐治,非徒阳弱者赖以见功,即阴虚者投之中綮矣。然腹满溏泄为风所复,土转受戕,此治肝宜急之秋也。脏宜补,以萸肉专培厥阴;腑宜泻,借木瓜以泄甲木。所以安甲乙者,即所以资戊己也。肉果辛温助土,有止泻之功,兼散皮外络下诸气,治肉痿者所需。再复以半夏之利湿,丁、木香之治胃,木瓜、乌梅之疗痿,眼光四射矣。风气来复,有酸味群药补之泻之,尚何顾虑之有哉。”观缪氏之论,知附子山萸汤立法组方,因机论治,丝丝入扣。陈无择《三因司天方》中附子山萸汤用的是藿香,而缪问传姜氏书中则为木香。顾植山主张,临床可根据患者湿象的差别灵活选用藿香或木香。

附子山萸汤验案举隅

袁某,男性,30岁,甲子年生。2014年8月16日首诊。

患者反复咳嗽、腰痛、乏力5月余。2014年3月感寒后出现咳嗽,痰少质清稀,久治不愈。刻见咳嗽,干咳无痰,腰部酸痛,时有视物模糊,自诉平素精力差,怕冷,易疲劳,寐而多梦,二便可,纳可,舌暗红,苔薄白,中有裂纹,脉沉细。患者病程缠绵,久羁不愈,兼证颇多,拟予六甲年运气方附子山萸汤,加炙桑皮、旋覆花、炒杭芍合正阳汤之意。

处方:制附子(先煎1小时)6克,山萸肉15克,宣木瓜12克, 炒乌梅10克,公丁香(后下)2克,法半夏15克,广木香6克,炙桑皮10克,煨肉蔻5克,炒杭芍15克,陈旋覆花(包)6克,炙甘草6克,生姜7片,大红枣(擘)2枚,14剂。

二诊(2014年9月6日):服上药后,咳嗽已愈,腰部酸痛和疲劳感亦减,惟仍夜寐梦多,梦醒仍感乏力,脉舌同前。效不更方,微调药量。改附子10克(先煎1小时),山萸肉20克,减法半夏为10克,去桑皮。14剂。

三诊(2014年9月26日): 诸症悉减,怕冷和疲劳感明显改善,夜寐酣香,二便调,纳谷馨,脉象较前有力。拟今冬服用膏方调理善后。

按 本案患者,久咳不愈,加之腰痛、乏力、怕冷、夜寐梦多,诸症夹杂按常规辨证,咳嗽病因有多样性,或以宣肺散寒,或以宣肺清热,或以温肺化饮,或以培土生金,或以温肾摄气止咳;乏力要补气,怕冷要温阳,眠差要安神,针对腰痛又需明辨寒湿虚瘀等,多方兼顾,势必庞杂,且前医多按常规辨证论治,收效甚微。运用运气思路分析其病机,可得到很好解释。患者为1984年甲子年出生,该年亦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整体属于寒湿体质,加之2014年又逢甲年,综合分析病机与附子山萸汤符合,复加炙桑皮、旋覆花、炒杭芍合正阳汤之意,用药与病机相谋,故能应手而愈。如此,则患者繁杂症状,用五运六气分析,有执简驭繁之妙

方中药物相反问题

附子山萸汤中有附子、半夏相配伍,医者因“十八反”之说,运用时多有顾虑。顾植山在临床中观察到,该方附子与半夏相配伍未见不良反应。乌头半夏同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中有乌头与半夏同用之“赤丸”,医圣张仲景已开先河;后世方中如《千金要方》之风缓汤,《和剂局方》之润体丸、乌犀丸,许叔微《本事方》之“星附散”等皆有用之。“十八反”不是“十八禁”。

对于相反药物配伍运用之见地,清人余听鸿曰:“古人立方,每每有之”,李时珍也说:“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用同者,帝道也;相畏相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耳。”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833.html

相关推荐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3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4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10

栀子油塞鼻治鼻衄32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生栀子25克,麻油100毫升。先将栀子碾碎,浸入麻油中24小时,用文火加热至油面起烟时止,候温过滤。用时取药棉少许(与鼻孔大小相仿)蘸透栀子油,塞入...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23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