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大陷胸汤 一验一误

  验

  患者,女,35岁,1990年春就诊。素有胃痛病史多年,由于农忙,饮食不调,旧病复发,疼痛难忍,波及整个上腹部,拒按,摇动有振水声,哗哗响,形亏体弱,舌淡苔薄白,脉细。予大陷胸汤:大黄30克,加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将芒硝20克溶化,入甘遂末4.5克,温服200毫升,大泻数次,病若失,余药未服。5年后随访,胃痛未再发,多年宿疾,一泻尽除。

  讨论

虽有大陷胸汤证为急性腹膜炎的说法,但并不是说大陷胸汤只能用于腹膜炎。曾与一兽医交谈,他说:“牛马多结槽,但分食结、水结,食结又分前结、后结,前结将消导药用大注射器直接注入胃中,后结将胳膊由肛门伸入肠中去掏”,但对水结未说治法。我心想:前结,保和丸、四磨汤证;后结,大承气汤证;水结轻者,五苓散;重者,大陷胸汤。不料,当初的想法,在这位患者身上得到了验证。

  误

  患者,女,30岁。1998年10月11日来诊,满腹疼痛,以脐周为甚,拒按,时有隆起如拳,上下移动,舌质正常,苔白,脉沉紧。曾经他医口服、肌注止痛药,数日不能缓解,延我诊治。辨为大陷胸汤证,方药同上。分2次温服,于1日内服完。次日再诊,不吐不泻,疼痛加剧,建议转诊检查,在县医院住院1周,未能确诊,后腹痛缓解而出院。

  讨论


事后思考,这本是大建中汤证,《金匮要略》曰:“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此患者除无呕吐,乃典型的大建中汤证,以脉紧、拒按误认为是实证,幸而迷途知返,未造成严重后果。可知,临床实际,不似初学八纲辨证时,寒、热、虚、实清晰易辨。唐代孙真人说“医者应胆大心细”,诚经验之谈。







(沙丘沙)

  黄煌按

  入细求实,好案!中医的方证其实是辨病与辨体的结合体。如果仅仅将方证的证作为症状看,方证相应变成对症状用方,那就大错了!有些方证就是一种病,比如大陷胸汤证就是“水结”,有时不管其体质如何,不管其脉舌如何,只要是这个病,这个方证,就可以用大陷胸汤。

  案一虽体弱舌淡,却可用甘遂、大黄、芒硝;而案二舌苔正常,脉象沉紧,却不可用下剂,反而该用大建中汤,就是这个道理。近来,有些网友总认为方证相应层次低,是不讲辨证论治,其实都是没有看出其中的奥秘。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808.html

相关推荐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36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6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2

参芪地黄汤治痛风验案

莫燕新,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男性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257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