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芍药甘草加薏米汤

瘛疭、挛急、转筋、小儿摇头风是临床常见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齐民教授常运用芍药甘草加薏米汤,或者单用薏米煮粥的方法,治疗上述诸症,每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随师所记介绍如下。
方药来源:芍药甘草汤,原载于《伤寒论》太阳篇第29条之下,第30条亦论及。原文是:“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仲景指出,阴虚致筋脉挛急之证,当用芍药甘草汤先缓急止痛的治法。高老师认为,但凡各种原因造成的阴之不足,筋脉失养,或发汗所致的阴阳两虚者,均为本方主治所在。
方药:白芍30~60g,炙甘草5~15g,薏米30~60g。水煎服,每日1剂。剂量上,成人要重予芍药、甘草,小儿则酌减剂量。
功用: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方解:本方由《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来。芍药甘苦,养阴和血,《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甘草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以化阴。仲景用其治疗辛热伤营、筋脉失养所致下肢拘急。高老师在原方基础上加薏米一味,其效大增,适应范围更广。
薏米,又名叶珠,味甘微寒,《神农本草经》载其能“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但后世医家多只用其健脾利湿、止带排脓,而忽略其缓解拘挛、培土抑木之功。《倦游录》载其“善治疝气”,高老师亦常用之,但常与大黄附子汤同用。
效验案例
病案一:张某,男,2岁半,1982年7月来诊。家长代诉:患儿近2个多月来,先是肢体肌肉痉挛,渐渐肢体抽搐,在儿童医院检查血钙9mg/dl,结果正常,在某院检查血钙也正常,服多种钙片半月余未见好转,来求高老师一诊。望其体胖身健,苔腻,大便质稀软。师云: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肝旺风动,湿阻筋脉,故时抽搐。予:白芍10g,炙甘草6g,薏米30g,3副,水煎服;继予薏米30g煮粥,每日服1次。1周后抽搐止,至今未复发。
病案二:连某某,男,6岁,发育尚好,体质较弱,平素经常感冒。每次外感发烧,体温均在38℃左右,伴频繁抽搐,发病便送医院抢救。一日求高老师诊治,先予白芍12g,甘草6g,薏米40g,水煎服,兼用薏米粥2个月,病愈。至今已18岁,未再抽搐。
病案三:李某某,男,5岁。家长代诉:患儿自3岁起常出现不自主摇头,无其他不适。高老师认为,此由外遇风邪客于筋脉,颈部肌肉收缩失调所致。予薏米做粥,每日一两,连服2个月,以观其效。后其父来告:果如师言,患儿摇头已痊愈。(何厚夫)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625.html

相关推荐

中药药浴治牛皮癣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为皮肤科之顽症,目 前尚无特效药物。在临床中使用中药药浴治 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急性期药浴法牛皮癣的急性期发病迅速,皮疹...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06

全虫末外敷治偏头痛

头痛?诊断依据患者头部疼痛部位即可诊断。在头痛的诊断过程中,应首先区分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原发性头痛多为良性病程,继发性头痛则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任何原发性头痛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64

李发枝辨治三叉神经痛验案举隅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发枝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通过跟随李发枝学习,总结李发枝应用自拟龙胆夏枯汤、镇肝熄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46

清胃散治疗阳明胃热齿痛。清胃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清胃散的秘方制作方法,清胃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阳明胃热齿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清胃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生地、当归、丹皮、青...

VIP秘方 2025-09-10 0 39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