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乌梅丸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但乌梅丸绝不仅仅是治疗蛔虫的方子,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不但可以治疗厥阴经原有的疾病,也能治厥阴病欲解时发生的疾病。龙砂学派代表顾植山教授从“厥阴病欲解时”着眼,认为厥阴为两阴交尽、由阴出阳的时间节点,乃阴之将尽、阳之初升之时,用乌梅丸治疗在丑至卯时(凌晨1~5点)出现的一切病症或病症加重者均获良效。
  患者张某,女,46岁,主因咳嗽6个多月,于2016年2月1日就诊。患者于2015年7月因感冒引起咳嗽,久治不愈,咳嗽至今,白天咳嗽很少或不咳,每于后半夜2~3时发作,发作时呈连续性呛咳,常引发胸憋闷、眼发黑,无痰或仅少痰,饮食二便调,睡眠差。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欠佳,亦曾数次拍胸部x光片或胸部ct,均示肺纹理增粗,未见占位病变。脉弦,舌正。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用乌梅丸(汤)加味治之,7剂,水煎2次混合,晚上睡前和翌日早饭前各服1次。
  组成:乌梅30克,黄连6克,黄柏10克,制附子6克,干姜4克,细辛6克,桂枝6克,肉桂2克(后下),当归10克,党参15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15克,白芍15克,僵蚕10克,蝉脱6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方解:方中乌梅丸乃厥阴病之主方;加百部、紫菀通过调畅肺气之升降而止咳;加僵蚕、蝉脱,解痉止咳化痰;加白芍合甘草,乃《伤寒论》缓解痉挛之名方芍甘汤,缓解痉挛性咳嗽。《千金翼方》
  2月16日二诊:服药3剂已不再出现阵发性呛咳,咳出少量稠痰,咳出后感觉轻松,夜里不再咳嗽,可睡到天亮。脉沉弱,舌正常。肺部听诊可闻痰鸣音。再次拍胸部x光片,示肺纹理粗,未见占位病变。分析患者咳痰不爽是主要矛盾,予止嗽散加味以化痰止咳,7剂,水煎服。
  止嗽散组成:炙百部10克,炙紫菀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荆芥10克,炙桑皮15克,远志10克,地龙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4月3日三诊:患者诉已无不适。(赵作伟 山西省绛县中医医院)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623.html

相关推荐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0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68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