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乌梅丸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但乌梅丸绝不仅仅是治疗蛔虫的方子,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不但可以治疗厥阴经原有的疾病,也能治厥阴病欲解时发生的疾病。龙砂学派代表顾植山教授从“厥阴病欲解时”着眼,认为厥阴为两阴交尽、由阴出阳的时间节点,乃阴之将尽、阳之初升之时,用乌梅丸治疗在丑至卯时(凌晨1~5点)出现的一切病症或病症加重者均获良效。
  患者张某,女,46岁,主因咳嗽6个多月,于2016年2月1日就诊。患者于2015年7月因感冒引起咳嗽,久治不愈,咳嗽至今,白天咳嗽很少或不咳,每于后半夜2~3时发作,发作时呈连续性呛咳,常引发胸憋闷、眼发黑,无痰或仅少痰,饮食二便调,睡眠差。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欠佳,亦曾数次拍胸部x光片或胸部ct,均示肺纹理增粗,未见占位病变。脉弦,舌正。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用乌梅丸(汤)加味治之,7剂,水煎2次混合,晚上睡前和翌日早饭前各服1次。
  组成:乌梅30克,黄连6克,黄柏10克,制附子6克,干姜4克,细辛6克,桂枝6克,肉桂2克(后下),当归10克,党参15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15克,白芍15克,僵蚕10克,蝉脱6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方解:方中乌梅丸乃厥阴病之主方;加百部、紫菀通过调畅肺气之升降而止咳;加僵蚕、蝉脱,解痉止咳化痰;加白芍合甘草,乃《伤寒论》缓解痉挛之名方芍甘汤,缓解痉挛性咳嗽。《千金翼方》
  2月16日二诊:服药3剂已不再出现阵发性呛咳,咳出少量稠痰,咳出后感觉轻松,夜里不再咳嗽,可睡到天亮。脉沉弱,舌正常。肺部听诊可闻痰鸣音。再次拍胸部x光片,示肺纹理粗,未见占位病变。分析患者咳痰不爽是主要矛盾,予止嗽散加味以化痰止咳,7剂,水煎服。
  止嗽散组成:炙百部10克,炙紫菀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荆芥10克,炙桑皮15克,远志10克,地龙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4月3日三诊:患者诉已无不适。(赵作伟 山西省绛县中医医院)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623.html

相关推荐

白花蛇脆蛇乌梢蛇治风湿病药膳

风湿病患者常因关节疼痛难忍影响食欲,但饮食营养若达不到机体需求又会影响身体康复。所谓“药食同源”,不妨通过食疗加以改善。其实生姜还可以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75

痛泻要方四味药

肠易激综合征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肝郁脾虚&rdq...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78

中医治“暑温”小儿夏季热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