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清胃护肾 白虎汤和增液汤

叶天士在《温热论》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本意是,在用甘寒之品清阳明气分热邪时,应该适当加入咸寒之品固护肾液,因为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所以在清阳明气分热邪护胃津的同时,要注意在甘寒清气的药方中适当加入滋补肾阴的咸寒之品,即“清胃护肾”。这就是“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含义,其中包含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学思想。
用这种“清胃护肾”的观点来分析一下白虎汤和增液汤,会发现这两个方剂都含有这种预防的道理。
白虎汤的组方含有“清胃护肾”的道理
白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方剂学》课本解释方义为:清热生津。石膏辛寒清阳明气分热邪,知母的作用一是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二是滋阴润燥。这样解释方义没有回答:石膏为什么要和知母相配伍?
石膏清阳明气分热邪没有问题,但配伍知母是有深意的。知母归肺、胃、肾经,“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在清热邪的同时能滋补肾阴。就是说石膏配伍知母一方面具有增强清阳明经热邪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含有“固护肾阴”的道理。由于阳明气分证热势较盛的时候容易耗损先天之本肾阴,石膏配伍知母本身含有既病防变的思想。清代医家叶天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的学术观点显然与白虎汤中石膏配伍知母的“清胃救肾”思路具有传承性。
如果没有知母,哪味中药可代替呢?能代替知母的中药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能清热,二是能护肾阴。显然咸寒之品的玄参具有此特点,可以替代知母。
增液汤是“甘寒之中加入咸寒”的典型方剂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由生地、麦冬、玄参组成,《方剂学》课本上解释为:滋阴清热,润燥通便。
但这种解释没有体现该方原有的温病学特点:生地、麦冬属于甘寒之品,清热兼有滋养胃津的功效;玄参属于咸寒之品,清热的同时能固护肾阴,具有清热护肾的作用。该方在温病学里就是按照“若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路创制的,蕴含有“清胃护肾”的既病防变思想。
另外,叶天士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把津和液分得很清楚,认为养胃津和滋肾液在用药上是有区别的:养胃津要用甘寒之品,如生地、麦冬、沙参、天冬等;滋肾液要用咸寒之品如玄参、海参等。增液汤中生地、麦冬属于甘寒之品,补的是胃津,玄参属于咸寒之品,补的是肾液,三味药组到一起的功效以补胃津为主,兼顾肾液。把该方叫作增液汤,给人感觉该方以补益肾液为主。按照胃津、肾液的区别,增液汤叫作“增津汤”更为符合温病学的理论特点。
以上通过运用“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温病学预防观点分析白虎汤与增液汤,更能体会这两个方剂组方的精髓所在。(李耀辉)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518.html

相关推荐

葛根白芷鲤鱼汤:用于过敏性鼻炎

葛根、白芷各15克,鲤鱼1条(约250克),葱、生姜、食盐、料酒各适量。把葛根、白芷洗净切片,鲤鱼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把葛根、白芷和鱼放入锅中,加入姜、葱、...

养生秘方 2025-10-30 0 1777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3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最近天气渐渐变凉了,早晚温差很大,有些人开始感冒。一谈到秋天的感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会想起“秋燥”这个词,其实,一年四季的感冒,大抵...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54

风寒湿邪痹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疗法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 见病,目前治疗多采用口服消炎止痛类 药物、关节内激素类药物注射及手术治 疗等,临床疗效常不满意。采用中药口服 加熏洗、手法按摩及...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95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