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清胃护肾 白虎汤和增液汤

叶天士在《温热论》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本意是,在用甘寒之品清阳明气分热邪时,应该适当加入咸寒之品固护肾液,因为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所以在清阳明气分热邪护胃津的同时,要注意在甘寒清气的药方中适当加入滋补肾阴的咸寒之品,即“清胃护肾”。这就是“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含义,其中包含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学思想。
用这种“清胃护肾”的观点来分析一下白虎汤和增液汤,会发现这两个方剂都含有这种预防的道理。
白虎汤的组方含有“清胃护肾”的道理
白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方剂学》课本解释方义为:清热生津。石膏辛寒清阳明气分热邪,知母的作用一是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二是滋阴润燥。这样解释方义没有回答:石膏为什么要和知母相配伍?
石膏清阳明气分热邪没有问题,但配伍知母是有深意的。知母归肺、胃、肾经,“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在清热邪的同时能滋补肾阴。就是说石膏配伍知母一方面具有增强清阳明经热邪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含有“固护肾阴”的道理。由于阳明气分证热势较盛的时候容易耗损先天之本肾阴,石膏配伍知母本身含有既病防变的思想。清代医家叶天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的学术观点显然与白虎汤中石膏配伍知母的“清胃救肾”思路具有传承性。
如果没有知母,哪味中药可代替呢?能代替知母的中药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能清热,二是能护肾阴。显然咸寒之品的玄参具有此特点,可以替代知母。
增液汤是“甘寒之中加入咸寒”的典型方剂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由生地、麦冬、玄参组成,《方剂学》课本上解释为:滋阴清热,润燥通便。
但这种解释没有体现该方原有的温病学特点:生地、麦冬属于甘寒之品,清热兼有滋养胃津的功效;玄参属于咸寒之品,清热的同时能固护肾阴,具有清热护肾的作用。该方在温病学里就是按照“若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路创制的,蕴含有“清胃护肾”的既病防变思想。
另外,叶天士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把津和液分得很清楚,认为养胃津和滋肾液在用药上是有区别的:养胃津要用甘寒之品,如生地、麦冬、沙参、天冬等;滋肾液要用咸寒之品如玄参、海参等。增液汤中生地、麦冬属于甘寒之品,补的是胃津,玄参属于咸寒之品,补的是肾液,三味药组到一起的功效以补胃津为主,兼顾肾液。把该方叫作增液汤,给人感觉该方以补益肾液为主。按照胃津、肾液的区别,增液汤叫作“增津汤”更为符合温病学的理论特点。
以上通过运用“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温病学预防观点分析白虎汤与增液汤,更能体会这两个方剂组方的精髓所在。(李耀辉)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518.html

相关推荐

肾虚五证的识别与治疗

中医.所言“肾虚”概念宽泛,细分主要有五证,五证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白其表现,对治疗大有裨益。一、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l...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815

肾虚会引起早期先兆流产病

笔者通过对402例不孕症患者流行病调查统计分析后,发现被调查的402例不孕症患者肾虚证370例,占92.04%,为所有证型中之最。此结果符合诸多医家认为肾虚是不...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420

常吃精米增高糖尿病发病率

据美国研究人员说,常吃精米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高存在关联。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过去22年间跟踪调查19.7万成年人。结果发现,与每月吃不到—顿精米的人...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163

肾脏保健 经络动作

经络遍布周身,内属于脏腑,外联络肢体。对于肾脏的保健,推荐两个动作:擦腰 此法最常用: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发热为止,能补益肾元、补纳...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830

白芨外涂除面瘫

面瘫又称为“口眼歪斜”,多因风寒之邪乘虚侵入面部筋脉,导致气血阻滞,肌肉松缓不收而致,西医认为其病因为病毒感染、面神经肿胀受压,引起血液...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8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