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秘方数:5)





本病为中耳粘膜甚至骨膜、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其特点为反复耳漏伴听力减退。按病理及临床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三型。后二型易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单纯型为宜。临床上最常见亦为单纯型,其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流无臭味的粘脓,脓量多寡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或游泳、洗头污水进入耳内有关。耳聋程度与鼓膜穿孔大小、位置有关,一般呈轻度的传导性耳聋。




最多见的病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转变而成,或弃咽部及其邻近器官的炎性病灶反复发作所致。致病菌以变形杆茵、绿脓杆菌为常见,次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多见,穿孔大小不定。以圆型或肾形多见。鼓室粘膜苍白或充血,或轻度增厚。X线片气房密度增加,无骨破坏。根据病史、症状、检查及乳突X线片,诊断常无困难。




治疗原则是首先要彻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清除有关病灶,用3%双氧水洗净耳道和中耳腔潴留的脓液,或用吸引器吸净。应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配制成滴耳剂,控制中耳感染。




本病属于中医“脓耳”范畴,为慢性虚证,多由急性脓耳演变而来。正气虚弱或久病体虚,正气不胜邪毒,邪毒留恋,兼以脾虚运化失健,水湿停聚,泛溢耳窍,清阳难升,浊阴不降,耳脓多而稀薄。若先天不足或久病及肾而致肾元亏损,骨质松脆,不堪脓耳湿热邪毒之腐蚀,骨腐成脓恶臭,甚则引致邪毒内陷,形成脓耳变证,均为危证。脓耳治疗有内治外治之分,内治重在健脾渗湿,托毒排脓,若邪毒内陷或引动肝风,须清营凉血,解毒开窍,平肝熄风;若为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应培补肾元,去湿化浊,配以活血祛腐之法。外治法多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祛腐生肌作用的药液滴耳。(张青)





胆矾散

连硼方

耳炎灵方

胡桃油方

双粉散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9433.html

相关推荐

不老汤(《百一》卷四。)治疗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痛,不能饮食,时去时来,发则欲死。不老汤(《百一》卷四。)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不老汤(《百一》卷四。)的秘方制作方法,不老汤(《百一》卷四。)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痛,不能饮...

VIP秘方 2025-09-11 0 49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