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秋分 从“燥”走向“静”

  位于淮水之南的扬州,秋天很美,二十四桥的风景更是到了极致,“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水映云,云映水,秋水秋云难以辨别,水天交融,实为平分秋色。我想,面对这样的秋天,怎会有“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伤感,即使你再老气横“秋”,也会融入其中,争着去分一点秋色染身,换种清爽的心情飘在秋风里。

  秋分,秋分之时也。秋分是条分界线,初秋在没有感觉中已去,深秋在枫叶渐红里将临。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从天文学的角度上讲,秋分是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此时“昼夜平分”。白天,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夜晚,皓月当空,天高露浓,真可谓是:秋分,秋分,平分秋色。

  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时节,清晨乡间的树木草叶上可见到白色的露珠,晶莹剔透;夜间,躲藏在菜园、草丛里的蛐蛐、蚂蚱等秋虫也知道冷了,叫起来格外的低声凄鸣。面对秋分,农民们可以分享秋收的幸福,分享晨露与清风,但绝不会分心。虽然田间的稻谷才刚刚颗粒归仓,然而这些大地之子们一刻也没有停下来,他们拉犁耕田,播种小麦,又开始了新一轮地劳作。

  秋分,不仅仅是分享秋色,还要分解“秋之惑”,从“燥”走向“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中医学认为,秋分之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转变,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养精蓄锐,为严寒的来临作准备。我很喜欢这一解说,喜欢在“韬光养晦”中去感受心野的博大与宽广。尘世间,人们有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与自寻的烦恼,虽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岁月也就此蹉跎。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抽点时间静心“闭关”,追寻一种沉寂、一种反思之后的新生。钟爱秋天,因为只有在经历了落叶知悲秋后,生命才能从凄楚与伤感中振作,才能够获得一种跨越时空,超越尘世的美丽。

  秋分,或许就是在平衡成熟收获与悲凉肃杀两种矛盾后得到的一句秋日私语:若是人可以像草木一样,脱去一季的繁荣,是为了再度茂盛,那我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把生命储藏,让岁月的年轮刻在心上。然而,生命只有一季,一旦容颜衰退,便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但我们却可以在潮起潮落的人生之途上几度辉煌,只要信念永恒。

  秋已分,而心,遗落何处?平分秋色吧,收一份心情,攒一点干劲,蕴一种力量。(张辉祥)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9217.html

相关推荐

教你躲开“秋季气象过敏症”

立秋时节,乍热乍冷。在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中,人们最容易患上“秋季气象过敏症”,最明显的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失眠多梦...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69

秋菊入食美味多

我国食用菊花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就有“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咏。菊花气味芬芳,食用方法颇多,凉拌、炒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15

放疗口干分期治

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由于放射线要通过包括腮腺在内的唾液腺,可能会损伤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副作用。在放疗的不同阶段,可以巧妙地利...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99

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应被充分挖掘

国务院今年连续下发了两个有关中医药的文件前所未有: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由此...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70

精神分裂症 治则方药

张某某,男,29岁。2021年2月27日其母陪伴就诊。诉近几年来,生活昼夜颠倒,最近数月渐渐杜绝一切社会交往,吃饭甚少,最初喃喃自语,发展到夜间上街狂呼喊叫,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8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