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医生精心调治 病人积极配合

按理说,生病之后,医生精心调治,病人积极配合,药证合拍,本应效如桴鼓,药到病除。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生了病,也找到了有经验的医生,诊断正确,治疗恰当,病情却没有好转,甚至越治越坏呢?
  我经常接到患者的电话,询问在某医院诊断用药的情况是否恰当?要不要调整?我在看病的时候,也会碰到患者质询,这个检查该不该做?能不能不用这个药?能不能不挂水?
  现在的患者真的十分纠结。一边要求医,一边要防医,一边要自己上网“百度”研究、亲友间讨论、微信群切磋,然后,家庭会辩论,踌躇不定,无所适从。看病难,怎一个“难”字了得!
  记得我刚刚步入临床时,虽然年轻,却受到了尊重,病人生了病,都把自己交给了医生,自己只要遵医嘱吃药、治疗就行,不该自己考虑的不用操心。如今大不同了。我作为高年资医生,经验相对丰富,有时沟通不好,反而不知所措。当然,社会毕竟在进步,全民素质有了很大提升。而患者对自己权利的觉醒,也带来了烦恼,真是“人生识字忧患始”啊。
  《后汉书·方技传》记载了一个故事:东汉时期有位名医姓郭名玉,乃四川广汉人氏。郭玉的老师叫程高,程高的老师是涪翁。郭玉得涪翁、程高二人之秘诀,技术精进,名满天下。郭玉一度困惑:凡是治疗贫苦老百姓,随治随好,应手而愈,治疗达官贵人,却“时或不愈”,疗效不好。后来终于明白了:如果患者不怀敬畏之心,“处尊高以临臣”,“自用意而不任臣”,医生哪能做到“神存于心手之际”呢!谬以千里、毫芒即乖就不足怪了。
  事实上,医生与患者是需要有“缘”的。这个“缘”就是信任。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会直接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边找医生看病,一边又怀疑处置是否得当,药效一定大打折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患者既然选择了这个医生,一定要全身心地信任他,坚信自己吃的就是最好的药。这样的话,哪怕是安慰剂,也会有几成疗效。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总结了病治不好的六种情形,其中的“骄恣不论于理”与“信巫不信医”是尤其值得患者反思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理智,冷静,不能道听途说,妄加揣测。知识满溢带来焦虑,信息爆炸带来危机,互联网处处竖着形色各异的“电线杆”,贴满了泥沙俱下的“小广告”,这些搬弄是非的“牛皮癣”就是当今横亘在医患之间的“巫”和“鬼”,搅乱了人的神经,心绪更加不宁。
  病为什么当愈而不能愈?《黄帝内经》一言以蔽之:“神不使也”。因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想起鲁迅,当年他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原因是要拯救“国民精神”。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说道:“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又联想到我们医院的那副古老的石刻对联:“抱病贵清心,且思已过;就痊非妙手,须感神恩。”这里的“神”,除了宗教意义,当然还有“心之所主”的“神”。“神不使则药无效”,看来鲁迅的感悟仍然是当务之急:“医病先医人”啊!
  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每临大事有静气”,病中更要沉得住气,摒弃杂念,坦然面对,心静如水,波澜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越是在危难之中,越是要从容不迫,安之若素,心态平和,气定神闲。气定者,会调息,神闲者,会调智,这是养生理念,也是人生境界。(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832.html

相关推荐

注重保健养生 驱腰痛疗肩周炎

现代人注重养生,却往往不得要领。冬季,做好前胸、后背、脊柱、肚脐、双脚这五大部位的保健,对提高抵抗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大帮助。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172

当归膏治疗耳鸣兼聋。当归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当归膏的秘方制作方法,当归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耳鸣兼聋。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当归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当归半两,细辛半两,芎...

VIP秘方 2025-10-29 0 2338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