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春捂”防风寒感冒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不少人已脱去臃肿的冬装换上了春装。然而早春时节冷空气活动仍然十分频繁,时冷时热,俗话说的“倒春寒”就经常发生在这个时段,专家提醒,早春时节穿衣要谨记“春捂”原则,以防风寒感冒。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这些关于春捂的民间谚语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西安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白丽君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倒春寒频繁的季节,如果过早地脱掉棉衣或厚衣服,一旦气温骤降,很多人就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老人、小孩、身体虚弱的人尤其要注意春天应适度做好保暖,科学春捂是王道。



老人出门穿件背心。人们在“春捂”时应该重点注意几个部位:背心、肚子、双脚、膝盖和腰部。背心与心肺相通,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背心一旦受凉就会导致肺寒,引起感冒咳嗽等症状。老年人和儿童在出门时可以穿件背心马甲,或者套件毛背心,以防背心受寒。



爱美女性别急穿裙子。这段时间,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裹着羽绒服,下半身却穿着薄薄的袜子,蹬着靴子的女性朋友,熟不知这种穿衣法则是错误的。专家指出,春捂应“上薄下厚”。 这是因为人的阳气根于肾,春季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升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容易出现腰酸腿痛等症状。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才对。



春捂切莫捂过头。有些老人担心生病,于是盲目“春捂”,这也是这次老人感冒群体中最多的一个原因,因此“春捂”要注意适度,“捂”过头易引发咽炎、干咳等疾病,如果“捂”出了汗,冷风一吹更易风寒。



春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依据气温来穿衣,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让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8224.html

相关推荐

编辑《任应秋医学全集》有感

任应秋先生是业内公认的中医学大家,文、史、哲、医集于一身,学识之渊博,在业界享有盛誉;中医理论造诣之深厚,令人仰慕。任先生学贯中西,在1949年以前便已经誉满中...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606

天气寒冷 小儿尿液混浊

随着天气变冷,细心妈妈们会发现有些小孩子在尿尿时有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刚排在便盆里的尿液是清澈透明的,但不一会儿就变得非常混浊,就像平时淘米水似的。妈妈们担心孩子...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22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