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老老医道之情却很深厚

看见眼前已面世发行的《张云鹏论膏方与临床实践》一书,感慨万千。全书20余万字,整装并不厚,但凝结在其中的老老医道之情却很深厚;撰书完稿历时不长,但张云鹏主任酝酿此书的情结却不短。

有一年初春张云鹏老师对我说,他翻开颜德馨的《颜德馨膏方真迹》。其脉案辨析,不但医理深厚,而且文采简练有韵。颜德馨为人耿直,观点鲜明,他的膏方手书豪爽洒脱,字如其人。这是一本中医医道与中医文化、艺术文化有机交融的典范之作。这本书中所折射的是文化修养、书法功底、医学心悟。正如颜德馨赠书题词:“为延续中医文化而作。”随后几年,要弘扬膏方文化、推广膏方理念,规范膏方格式,写一本真正意义上能体现和表达张老他自己的膏方理念和临证经验的膏方集成为张老的心愿。作为张老的学生、弟子,我们有责任实现他的心愿,对他的膏方应用经验加以总结、推广。

跟师近十载,以往总结张云鹏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膏方仅占其中较少一部分。自从接收了主编《张云鹏论膏方与临床实践》这个任务,我从以往只局限于对张云鹏膏方用药及配伍的关注,渐渐延伸到对张云鹏膏方的脉案书写、行文用语、字迹书法、方笺布局等多方面的领悟与感受。从跟师临证开膏方,到日常交谈论膏方,点点滴滴的收获和感悟,如同凝练出颗颗珍珠,贯串在张云鹏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这条主链上,在我脑海中初步勾勒出张云鹏膏方理论的纲要。

经过与张云鹏的几次沟通商定,初定全书基本框架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论述了膏方的形成、发展和运用,以及张云鹏教授医理探析与对膏方的认识和应用心得,也是张云鹏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第二部分张云鹏临证膏方案例,辑录近年来张云鹏典型膏方验案,主要展示张云鹏临证开方的思路与经验,每案后均通过按语来阐述,张云鹏诊病思路、诊疗规律和用药特色;第三部分收录张云鹏教授传人的临证膏方病案,是张云鹏门人弟子是对张云鹏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继承、运用和发展,结合个人的感悟与实践。

在我的脑海中,常有张云鹏的那番话:临证膏方特点在于辨证配方,因人而异。《颜德馨膏方真迹》临证膏方是实践典范。那种众人一方,日可开数十张膏方,那是不经辨证思考、没有个性化的膏方,那是机械性印刷、复制的膏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证膏方。

于是我再次翻阅着《颜德馨膏方真迹》,其中的膏方案,论气言血,化瘀抚脏,体现颜德馨“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衡法”理论和治疗大法。收录的每一例都渗透着颜德馨察色按脉,辨审阴阳的严谨;每句脉案述语都展示着颜德馨学力功底;每一页卷面都呈现出颜德馨对中医学的坚守和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我忽然感悟到要将一张膏方的特色、内涵展现,重在脉案的思路与案后按语对脉案的剖析、诠释的准确性。张云鹏这本《张云鹏论膏方与临床实践》的编写,权重也应该是在脉案与按语,将游于方中超乎方外的膏方精髓加以挖掘和展示。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926.html

相关推荐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9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2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