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夏天应当热着过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宅在房间,吹着冷风,吃着冰淇淋,或者再来点冰镇西瓜,却不知“冬天当冷,夏天当热”。一味贪凉食冷,会导致身体各种不舒服。夏季天热,人体毛孔开放,气血向外走,贪食冷饮,最容易损伤人体阳气。此外,夏季雨水过多,脾的湿邪相对较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因此夏季的衣食起居,更应注意保养人体阳气,不要太过贪凉。正如《黄帝内经》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受损,会导致很多疾病。因此,夏天应当“热”着过。
饮食忌过于生冷
《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现实生活中,冷饮啤酒、西瓜冰棍等不宜多吃,老人、孩子及脾胃虚弱的人更不能贪食。贪食饮冷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荨麻疹、月经不调、空调病等疾病。
穿衣忌过分暴露
夏天人体阳气外散,不能及时有效的顾护人体,加之毛孔开泄,容易为风寒之邪所侵犯。这时更要注意保护人体,穿衣不要过分暴露,尤其要注意保护人体腹部、肩背、腰膝关节等重要部位,以免受凉引起腹痛腹泻、关节疼痛、痛经等。女性尤其需要“热养”,不穿露脐装、露背装。
睡眠忌低温凉风
夏天日照时间较长,人的睡眠时间相对缩短,加之天热心烦,往往会出现入睡困难,不少人喜欢吹着空调入睡,入睡以后,人体循环代谢减慢,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很容易感染风寒,引起感冒、腹泻、肩背疼痛等。因此,睡着之后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运动忌大汗骤冷
夏季活动后很容易大量出汗,这时候更应该注意及时补充人体水分及盐分,不能过度贪食冷饮,冷水冲澡或者直接进入空调冷风处。骤热骤冷,人体不适,很容易导致伤风感冒,胃肠功能紊乱。汗出当风,毛孔闭塞,热气郁闭于体内,也会影响皮肤正常排泄功能,出现皮肤问题。
解热防暑多喝热茶
夏季解热防暑多喝热茶,不仅解渴,还能够促进排汗散热,或者提前准备一些温开水、绿豆汤等。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急躁,宜多食绿色蔬菜。
中医认为“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因为夏季人体阳气散布于体表,中焦脾胃相对不足,加之梅雨季节,湿气最盛,过于贪凉饮冷,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腹痛泄泻。生姜是温性药物,具有温胃健脾,散寒除湿之功。“夏吃姜”正是夏天“热”着过的最好理由。
夏季 “热”着过,不等于要忍受酷暑,温度太高人易出现心烦急躁,倦怠乏力,还可能因为高温而中暑。所以,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体质及身体反应来判断,清凉舒适,不冷不热的感觉最理想,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及时增减衣物。宁事温补,勿过寒凉。(秦竹)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62.html

相关推荐

清暑宣肺 治疗小儿夏季热

治小儿夏季热(肺胃实热)方处方:香薷、藿香、竹叶、知母各4克,胡黄连3 克,粳米、生石膏各10克,黄芩、金银花各5克,甘草 3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66

即言应当根据四时调理阴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应用了古汉语当中互辞的修辞方法,需“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即上下两句,看似各说两件事,互...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20

夏防眼科“瘟疫”——红眼病

眼科专家提醒,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空气湿润,病原微生物繁殖得快,人们室外活动(如游泳、外出旅行等)普遍较多,更容易接触外界病原,若不加以注意极易患上此病。红眼病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09

正值夏季 吃姜正当时

【江湖上关于生姜的传说】1.相传杭州净慈寺曾经有一位老方丈,到了80多岁还一副童颜,身轻如燕,探究者络绎不绝。老方丈胡子一抿,眼睛一弯,咧开嘴哈哈大笑,透露出自...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01

春天像刚出生的孩子 忽冷忽热

春天来了,朱自清先生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1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