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时期
(一)要提高免疫力,必须增强五脏之气 免疫力就是指人体的正气,人抵抗疾病全在于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五脏虚可导致正虚,正虚可使免疫力下降,从而降低抗病力。所以我们要提高免疫力就必先强五脏。 (二)肾气强正气才强 1.正虚的主要原因是肾虚 由于肾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以肾气虚就会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形成正虚,造成免疫力下降。 素体禀赋弱、肾气不足的人,正气也必然弱,所以先天肾虚的人,一定要注意调整,调养肾气,肾气充足,正气才能强盛。 2.肾气虚、阳虚的特点是什么? 肾气虚 面色不华,少气乏力,腰酸腿软,自汗、气短急促,舌淡、脉沉无力。 肾阳虚 是肾气虚的发展,特点是面色白,乏力头晕,怕冷肢冷,腰以下发凉尤甚,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稀,舌质淡,脉沉弱。 可服金匮肾气丸纠正,并多吃温补,多晒太阳。肾气恢复,免疫力就可增强。 (三)增强免疫力的饮食 1.中药补品类 如灵芝、茯苓、蜂王浆、冬虫夏草、燕窝等。 2.食品类 如炖鸡汤、牛奶。气虚的可用人参、西洋参泡水饮。 冬天贵在养肾 冬天气化应于人体的肾,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所以按照人与天地的关系,冬天重点在养肾。养肾既要养肾阳,也要养肾阴。 (一)养肾阳 1.冬天为什么要养肾阳? 冬天,天气寒冷,寒气通于肾,就是说寒邪首先侵袭人的肾。冬天为肾主令,人体五脏中,肾为阴脏,寒气又通于肾气,所以冬天要养肾。寒为阴邪,最易伤阳,所以冬天养生首先要保护肾阳。 2.肾阳虚的特点有哪些? 腰以下发凉。尿多而清长,夜尿多。男子精冷、阴冷、女子带冷。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3.冬天扩肾阳要“三多三少” ·多穿衣服,裤子要暖。多晒太阳。多吃温补。 ·少过多出汗。少过度劳累(包括过度运动)。少吃寒凉。 (二)养肾阴 1.冬天为什么要养肾阴? 冬天,天寒地冻,是阴极时期,也是阴阳都易失调的时候。冬天天气虽然寒冷,但有一部分人,因为失于调养而易生内热,内热又可伤阴,导致阴亏。所以,冬天不但要养阳,也要养阴。 2.肾阴虚的特点是什么? 腰以下发热,尤其足底心发烫,五心烦热。梦多少眠,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头晕耳鸣,咽干舌红。舌质红,脉沉细数。 3.如何养肾阴? 药膳类 平时可吃枸杞炖肉、山药、何首乌片炖肉,或桑椹子、龟、鳖、墨鱼、黑枣、黑芝麻、黑豆、黑米等。 药物 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三)养肾精 1.冬天为什么要养肾精? 肾的功能是藏精,《黄帝内经》说:“肾主蛰”,“封藏之本”,这就是说要借助冬天肾主藏的本领进行封藏肾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肾精不足的特点是哪些? 头昏、神惫。腰酸膝软、耳鸣耳聋、发脱齿落。早衰或小儿发育迟缓。健忘、反应迟钝,思维迟缓。精少、带少、月经少。性欲减退、阳痿、早泄、不孕。 3.肾精不足吃什么? 多喝鸡汤、骨头汤。多吃核桃、桑椹、黑枣等。枸杞、黄精、何首乌、鹿茸、鹿角胶、阿胶炖肉吃。 (四)养肾气 1.冬天为什么要养肾气? 肾气指肾的功能,肾功能减弱可导致纳气作用减弱、行水功能减弱而致水肿,并且影响到脑功能减弱,以及藏精、生髓、充耳、华发、二便及卫外功能减弱。肾为元气之根,肾气不足发展下去会导致肾阳虚。 2.肾气不足的发展方向 肾气不固 肾气不足则元气无根导致肾不纳气、呼吸气短。 肾气虚,肾不纳气的特点是乏力、吸气困难、呼多吸少、神疲乏力,以及腰酸膝软、尿多便稀、遗精、带少。 养生原则是固摄肾气。 应该避免过劳。 日常可食核桃、枸杞、何首乌、熟地、六味地黄丸,大补之药如人参、核桃等。 卫虚失御 肾气虚导致卫气不足,从而形成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因而易生病。因人体的营气与血,循行于血管内而营养周身,而卫气独行于脉外,作用是防御。卫气不足则免疫力下降,而卫气又受肾气的影响。 肾虚卫气不足的特点是头昏乏力、腰酸膝软、尿多、怕冷、经常伤风感冒流清涕。 可多吃枸杞、核桃,或六味地黄丸、何首乌片,或人参泡水服。 3.按摩穴位 经常按摩以下穴位可养肾气: 肾俞(腰眼,即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 三阴交(内踝上3寸)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