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理论并非来自经验 中医古代天文历法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学习中医一定要通晓历法,包括以太阳运行周期为主的阳历以及合太阳月亮运行周期为一体的阴历,特别要学习中国独特的干支历法。《内经》里不但有四时养生,四时即源自太阳运动;还有随月亮圆缺而选择补泻之法;且五运六气理论又要依赖干支纪年。因此说,从历法而入中医,即是溯源;源明则其流自清。





@中医唐云




中医理论并非来自经验,而是来自对宇宙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探究,以自然之理参悟人身之理而得来之医学。




2014年12月18日和19日分别发表了熊继柏先生的《人体气血盛衰与日月盈虚相应》和张登本等先生《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的文章,深深感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对中医学习的重要性,建议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应增加古代天文学、历法学的相关内容,可设立专门章节阐述。




首先,对中医来讲,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黄帝内经·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脏气法时论”“天元纪大论”等篇对古代天文、历法学知识均有涉及。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也提出,要想成为大医,除学习《内经》等著作外,还可“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说明作为一名中医掌握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的重要性。




其次,为什么当代中医药院校有的医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临床工作时底气不足?这与张登本等先生在《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的文章中提及的对中国古天文学知识了解较少有关。也就是说“为工”,或者说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天文、不知地理就无法读懂《内经》原文的内容,无法回答相关问题的所以然”。




再其次,当代中医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中国古天文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少之又少,再加上当代学中医的大学生对现代天文学知识有较多了解,而二者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别,增加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难度。其实,以地球为相对静止点是古天文学(包括中国古天文学)的特征之一。人类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种产物,研究地球与太阳、月球、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周期节律等的天文学知识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是有重要意义的。




最后,张登本等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追溯的源头,是史前先民用符号记录他们对天文历法知识的理解、对自然法则的把握,能客观地反映他们对阴阳、五行、干支的理解。这些与中医学密切相关,作为中医学子应该掌握。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433.html

相关推荐

乳香散治疗破伤中风。乳香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乳香散的秘方制作方法,乳香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破伤中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乳香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乳香(炒软,候冷研)半两...

VIP秘方 2025-09-10 0 642

最深的感悟是学习中医需要多实践

笔者是一名从业几十年的中医生。回顾我的学习、成长之路,笔者最深的感悟是学习中医需要多实践、多感悟。1985年,笔者考取了辽宁省北票卫生学校,在学习过程中,有感于...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92

中医在糖尿病病防治中应改变定位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为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疾病谱也发生很大变化,从当前临床来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75

马大正治疗产后病经验撷菁

马大正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四十载, 出版妇科著作10余部, 囊括医学史、经方、时病研究、中药学研究, 对于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独到经验。产后病病机产后病是指...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13

中国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发期

随着冷空气来袭,中国将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专家提醒公众,季节性流感对人体危害不亚于甲流,儿童,老年人,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要提...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5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