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进补须知



前几天,一位年近八旬的糖尿病患者来电,询问她自服六味地黄丸几十年,近几年查出有糖尿病还能不能继续服用。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应该如何辨识自我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医进补方剂。其次简要介绍六味地黄丸的服用误区。



著名中医学家匡调元将人类体质分成五种病理特征,且对“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易感性做出归纳。体素阴虚者,口干舌燥,常呈一派燥象,其新陈代谢往往偏高,行动急躁,手足心热,不耐暑热而易感湿邪。此类人往往肺阴不足,难耐秋令之干燥,入里化火而伤肝肾之阴液,多喜进甘寒而忌辛燥。体素阳虚者,形寒肢冷,常呈一派寒象,其新陈代谢较低,行动迟缓,别人在秋而他已入冬,不耐寒邪而易患寒病,感受寒邪也易入里寒化,常伤脾肾之阳气,常喜进辛燥温补之品而畏苦寒之药。体素气血两虚者,不耐寒亦不耐热,往往虚汗不绝,稍一解衣,既感风寒之邪,以致终年感冒难清。适应能力较差,病后易迁延不愈,常易发生虚损,非扶正无以御外邪。体素湿盛者,体肥舌腻,先天遗传或过食甘肥少动,代谢产物积聚,易感湿邪;常因外湿引动内湿而为泄为肿。湿邪为病常与脾肾阳虚相互为患,可因阳不化湿以致水湿停滞,或因湿困脾肾之阳而温运失司。常宜用淡渗利湿或苦温燥湿之剂,而忌滋阴多汁留湿之品。体素血瘀者,舌屡见青紫,遇寒凉则血脉凝泣,血运不畅则为痛为胀,得温而解。此外尚有血热妄行,血溢脉外而致瘀者,血瘀日久而化热,此时反而对温热燥火尤为敏感,当明辨寒热详加勘察。



六味地黄丸作为传统经典方剂,许多人经年服用,但一样要遵循中医进补原则除辨体质外,其一,不能像西医进食维生素一样每天不停服用,任何中药也有适应症,不可毫无禁忌。如六味地黄丸可伤脾胃,老年人脾胃虚弱,长期服用加重消化不良,造成湿重痰多诱发糖尿病,所以一定要分清脏腑状态。其二,应根据体质调整方剂配比加减使用,如前人研制出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附桂地黄丸等。其三,中医讲究个性化的同时,强调整体观、天人合一,在服用进补之品时,亦应考察天气、季节、心理等状态,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规律。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078.html

相关推荐

岐伯是上古时期杰出的医学家

•庆阳有许多关于岐伯的人文传说和祭祀岐伯的古建筑;庆阳的地方志及历史资料皆记载岐伯是北地人,据考证,古代的北地就是现在的庆阳。•据记载,&l...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26

中医传承 银杏叶有感

传承□ 李建国 北京弘医书苑泰斗刘渡舟,主持校伤寒。十载数稿易,裴君主按语。受邀十人书,总序写在前。著作五十论,医案医话谈。授业收高徒,解惑讲经典。愿力而建树,...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35

戎文晋:百度一下,知道中医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百度在中医药方面做出的探索。首先我们看一下老百姓对我们中医药的关注度是怎么样?每天大家在百度里搜索有关中医的关键词,从今年来看,整体对中医的...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16

中医古法自血疗法

荨麻疹看似一个普通的过敏性疾病,但治疗起来却是非常顽固,医学界大都提倡“小心再小心”地保护自己,避开过敏源。  但是,南宁市民黄女士却在...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25

壮医应用旱莲草治病小方

治痢疾:鲜旱莲草150克,水煎,调蜂蜜少许,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日。治妇女崩漏:旱莲草20克,熟地15克,萸肉6克,沙参10克,淮山15克,泽泻6克,桑螵...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5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