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趁虚伤人的各种邪气


被称为“奉生之始”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唐代王冰解释:“邪乘虚入,谓之虚邪。”简单理解,就是指能趁虚伤人的各种邪气,以风为代表。风邪变化最为迅速,一旦人的正气有所虚衰,首先伤人的就是风邪,其他邪气也要依附于风邪,所以“风为百病之长”,又以“贼风”称之。其实,风邪之贼,还在于其伤人时喜欢乘机偷袭。大风来到,多数人都知道躲避,也很少有人因为大风吹刮而致病。恰恰是那种小风,尤其是缝隙中吹来的似有似无的风,最能伤人,因为人们对这种风警惕性很低,这也是“贼风”二字的另一个由来。所以唐代王冰说“窃害中和,谓之贼风”。

对风邪按时避忌,是历代医家和养生家的共识。宋代文豪邵雍指出,风寒凛冽之时,应闭户独坐,司马光亦和诗说“细雨寒风宜独坐”。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古语也称“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矢石”、“箭”,都是对风邪伤人犀利的形容。步翼鹏《养生诗歌》中说:“风寒之中人也,皆乘虚而入。劳倦之余,入房之后,内心有忧,皆当避风。不避而邪必乘虚而入也。”那么,哪些时候应该特别留意避风呢?

首先,春季当避风。春天多风,天气变化迅速,易让人应接不暇而伤人。南宋诗人陆游写过“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的诗句,概括了春天的特点。此时应当特别注意对风邪的避忌和自身的防护。古时大养生家陶弘景就此曾作歌云:“尝闻避风如避箭,春风多厉须防患,况因阳发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春天常提“春捂秋冻”,“春捂”就是对春风的一种很好避忌方式,衣服慢减,或随身带一件厚衣服,任凭春风猛刮或细拂,我自岿然不动,阴精阳气皆充盛且正常不乱,自不会受风得病。所以《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其次,体虚之时当着意避风。《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邪要想伤人,多要等“乘虚而入”的机会。故此,如果各种原因导致自己身体虚弱,或者暂时的、局部的、一过性的正气不足或运行异常,都要小心风邪的侵入。前者最常见是老年人,后者如酒后、大汗后、激烈运动后等,均易受风发病。宋代医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这样告诫老人:“老年人肌肉瘦怯,腠理开疏,若风伤腠中,便成大息,宜深慎之。”除老人外,儿童、孕产妇、体虚之人,因为正气不足,也对风“宜深慎之”!另外,人在汗出之后,体表卫气有所耗损,毛孔开张,此时风邪容易趁虚而入,当避之。所以酒后、运动后、饱食后、服用发汗解表类药物之后,均会令人腠理疏松而汗出,此时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能图一时爽快而肆意吹风。尚需提醒的是,“汗出”易被感知,但有些人可能无明显“汗水”,身体仅仅有烘热感,其实腠理已然疏松,对风防御力下降,切不可因自感“无汗”而掉以轻心。

当前,春意已深,春风已盛,“虚邪贼风”,伤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可谓“温柔一刀”。此时应当特别注意按时避忌风邪,莫因受风生病而辜负大好春光!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6689.html

相关推荐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7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6

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

关于细辛的作用和用量,历来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人在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对其利窍散痰行滞的作用有一定体会。 治疗经过 陈女,60岁,2008年4月1日...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29

此三条偏方治面瘫各有特色

配方及用法:  方一:熟附子90克,制川乌90克,乳香60克,生姜末25~30克。前3味药研为细末,分成8~10包,每包加入生姜末3克,每次用一包,开水调成糊状...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36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