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读苏颖的《明清医家论温疫》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较多新发、突发的传染病,给医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2013年10月,长春中医药大学苏颖教授主编的《明清医家论温疫》一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发掘中医学宝库,综合研究古代疫病学文献,为现代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重要文献依据。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温病学教学与临床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员,拜读之后受益匪浅,对这部著作颇为推戴,归纳起来,其有如下四大特点。

  苏颖教授从事《黄帝内经》教学与研究多年,对这部中医学经典著作之研究独具心得,于“运气学说”方面尤见功力,已有数部著作出版,颇获业内好评,可以说蜚声杏坛有年。在《明清医家论温疫》一书中,作者能将自己对“运气学说”的研究成果与论疫诸家的著述有机结合,使深奥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联系。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明清时期有关温病的著述颇丰,作者从50多位医学家的著作中精选16部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归纳出温疫源流与发展、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的思想与方法、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经验的思考与启示等三大部分,源流清晰,重点突出,可谓匠心独具。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二。

  明清时期论疫诸家的著作内容广博,各具特色,但因温疫有发病急骤多变的特点,故这些著作中不少是属专病专书,读者往往于琳琅满目中又难免陷于纷繁杂乱而不得要领。《明清医家论温疫》一书则于每一部著作之评析中首列作者生平,继而论其学术思想,再论其防治温疫的方药特色,其所列的“药物使用频率统计表”,使人对治疫常用药物一目了然,诚可谓史笔。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三。

  在《明清医家论温疫》一书的第三部分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经验的思考与启示中,作者对温疫相关性因素的分析,从温疫与环境、气候的相关性,温疫与运气的相关性,温疫与伏邪相关性,温疫与人体正气相关性等四个方面入手,对发生温疫的影响因素做了精炼的概括,可谓画龙点睛,对温疫的防治大有启示。这是本书的特点之四。

  《明清医家论温疫》一书,对明清时期16部温疫专著进行了全面、概括的总结分析,言简意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读书指南,特别是对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笔者认为这部书确实是一部综合研究古代医籍的优秀图书。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6669.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