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独特的望耳诊病法

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望耳诊病十分独特。简单地说,就是只需要看看耳朵,便能大概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耳朵与人体健康大有关系。耳朵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司听觉,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于清窍之一。耳朵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黄帝内经》中说,“肾气通于耳”。肾为藏精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如果肾精充沛,上濡耳窍,则听觉聪慧,反应敏捷。

早在元代医学著作《卫生宝鉴》中就记载:“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络于耳者。”耳为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或与耳有络属关系。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认为,耳朵上分布着约260个穴位。在耳朵前面,有一定规律性地分布有约200个耳穴.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在耳朵背面有约60个耳穴。这些耳穴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有的与头面部有关,有的与躯干有关,有的与下肢及臀部相应,有的与盆腔、消化道、腹腔、胸腔相应,有的则与鼻咽部相应。所以耳朵虽小,却能反映人体的五脏六腑及多处器官之状态。

中医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通常对耳朵的观察主要从颜色、光泽、形态变化几个方面进行。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双耳红润,柔软而有弹性,皮肤有自然光泽,这址五脏六腑之精气(特别是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双耳的外形干枯而没有光泽,则反应人体内气血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耳部异常及其意义

1.耳朵颜色淡白,常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阳虚的人,大多畏寒恶风,手脚冰凉,后背怕冷。

2.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火旺、胆火盛或内有湿热。

3.耳朵外观发黑,比较干枯、瘦瘪,多见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重症。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内阴津不足.气血津液已经严重耗伤,不能润泽肌肤。

4.在耳朵的某些局部,有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色斑或色块。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胃肠消化道疾病。

5.耳朵厚大、柔软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小、发硬的人,多为肾气亏虚。

6.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肺纤维化、子宫肌瘤、肾囊肿等。

7.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或曲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蚯蚓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肺心病、哮喘、慢阻肺等。

8.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道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多与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有关。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6557.html

相关推荐

胃病摩头显奇效

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摩头部的胃区来缓解胃痛及上腹不适等一系列的症状。头部有特定的刺激区,可以治疗相应的疾病。胃区则位于头正面,从瞳孔直...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95

龙泉散治疗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名曰马刀,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破者;诸般瘰疬,未成或已成者。龙泉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龙泉散的秘方制作方法,龙泉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名曰马刀,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破者;诸般瘰疬,未成或已成者。欢迎大家收藏。 ...

VIP秘方 2025-09-11 0 440

吹入中药粉治急慢性中耳炎

处方五倍子2.5克、枯矾7克、冰片1.2克。用法将五倍子敲破,剔去其中杂质,炒黄后与枯矾、冰片一起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先用棉签蘸双氧水把耳内脓液拭净,再用棉签把...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940

各种花卉治病小方

虎耳草:性凉,有小毒。能祛风清热、凉血解毒。常用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鲜虎耳草1克洗净晒干捣烂,包入纱布滤汁、滴入耳中每日3~4次。  橘叶:味苦性平,...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441

阴维脉病胸痹案

汪某,男,70岁。1988年4月13日初诊,素有胸闷怔忡之疾,近因家事烦劳而发胸痛,其症胸前偏左肋内牵掣作疼、终日不减,伴胸闷、心内烧热感、口苦咽干喜冷饮、手足...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693

中医学治未病 从五方面看已病与未病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广泛指导人类对疾病的预防、养生、康复与治疗。但是对于其内涵如何界定,决定着这一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7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