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苦夏调理有方

  炎炎夏日,不少人出现“苦夏”症状,如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乏力、疲倦。“苦夏”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轻者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夏季过去天气转凉后可自行缓解。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赵詹东说,“苦夏”之“苦”,始于胃肠。所以,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习惯,如适量饮用一些调理脾胃的茶,如荞麦茶和大麦茶,从而起到缓解食欲不振的作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荞麦具有“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的作用。荞麦中含有大量的芦丁、纤维素、硒及维他命等营养物质,不仅适用于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还可防治肥胖,消化脂肪并保持心血管正常。荞麦可促进脾胃运作、增加食欲,所以特别适合“苦夏”中感到食欲不振者。此外,荞麦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净肠草”,净肠通便效果非常好,对于那些想瘦身的女性也十分有益处。需要提醒的是,荞麦虽佳,但性凉,一次不宜多食,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体质敏感之人不宜食用。

  大麦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不仅可以调理肠胃,还可以帮助消化。 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下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茶主要用于消温解毒,健脾减肥,清热解暑,去腥膻,去油腻,助消化,润肤乌发。还可用于饮食过度,胸闷腹胀,炒黑研磨服,有化炎消胀,调中止泻之功。对食少乏力者,用大麦加糖服,可益气健胃。此外,暑热烦渴,用大麦煎水茶,清暑生津,除烦解渴。

  大麦茶和荞麦茶都属于传统饮品,冷饮具有防暑降温之功,热饮具有助消化、解油腻、养胃、暖胃、健胃的作用。长期饮用,能收到养颜、减肥之功效。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把大麦或荞麦炒制成焦黄,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2~3分钟就可浸出浓郁的香茶。不愿意煮开的,可以选择用开水直接泡,一般情况下,泡个15分就可以喝了。如果夏天不想喝热的,那就把泡好的大麦茶或荞麦茶放进冰箱,会是很好的解暑饮料。要注意的是,冰的大麦茶不要多喝,以免刺激肠胃,反而适得其反。(杨丽)

  苦夏调理有方

  苦夏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湿热重型。主要表现为身热、口干欲饮、口中黏腻、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可采取清热祛暑化湿的方法,主要用药有:荷叶、藿香、薏苡仁、滑石、茯苓、半夏等;二是气虚型。这类人通常容易疲倦、四肢无力、气短、不思饮食。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能和胃化湿、益气健脾;三是气阴两虚型。这类人除了有气虚表现外,还会出现阴虚内热症状,如手脚心发热、潮热、盗汗、清瘦、口干、舌质红。可用西洋参、麦冬、知母、玄参、黄芪、石斛等益气养阴。

  预防苦夏,要加强锻炼。苦夏者多半体质虚弱、脾胃欠佳,因此,平时应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提高机体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要科学膳食。夏季多食用一些苦味食品,既可以降泄心火、消暑利湿,又能够抑制燥湿,健脾利胃,增强肠胃功能;要合理用药。根据苦夏的不同表现,可以采用消暑益阴、健脾利湿、调和胃肠等中药调治;要注意休息。夏季昼长夜短,人体的活动量相对加大,能量消耗也有所增加。应当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5418.html

相关推荐

和胃汤治疗积聚痞块。和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和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和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痞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和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

VIP秘方 2025-10-29 0 2857

大枣汤治疗历节疼痛。大枣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大枣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大枣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历节疼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大枣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大枣15枚,黄耆4两,附...

VIP秘方 2025-10-29 0 1509

治眩晕验方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29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