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人们赋予明月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神话传说与中医药

  中秋节的神话传说非常丰富。据《淮南子》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汉乐府《董逃行》又记载,月中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这些传说中都有中医药的影子,不死之药、飞升之药、蛤蟆丸,都被赋予了神奇的作用,表明了中医药在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他们对中医药的敬畏尊重以及对健康长寿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玉兔捣药”乃道教掌故之一。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道教素有“重生”之信仰,主张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古代医家的“医道同源”、“医道通仙道”、“医乃道之绪余”的论述,已经表达出医道相通的哲学思想。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中秋传统习俗很多,自古有赏月、拜月和祭月等旧俗。在冰轮当空之时,人们对月焚香,祈求月神的护佑。古代巫医并存,先民们的巫祝祭祀鬼神,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间自然有对身体健康的祈愿。这与中医药的目标是一致的。

  许多地方还有特殊的中秋风俗。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民间有醋熏可以消毒杀菌和预防感冒的说法。当月兔东升时,江苏通东千家万户皆烧斗香,整个通东弥漫在一片典雅柔和的檀香芬芳之中,呈现一种神秘、庄严而又喜乐祥和的色彩;据说檀香行气温中、开胃止痛,能治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等症。南方一些地区还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故有“照月”的习俗。这些也算是中医药存于在民间俗信文化中的现象吧。

  各地独特民俗和食俗

  历史上,江西樟树在中秋节有一项民俗活动叫“药王会”,在此时期,各药号老板、师长都到樟树三皇宫为药王拜寿,活动常持续数天,数万人前来集会,这对中医药无疑是一次大规模的宣传。相传中秋是樟树药业终祖葛玄“白日飞升”之日。药祖葛玄在樟树阁皂山洗药炼丹,守药行医,开创了樟帮药业的先河。葛玄之后,他的弟子继续在阁皂山布道炼丹、种药行医。樟树也成为海内外中医药界同仁认可的中国药都。

  吃中秋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据袁枚《随园食单》记载,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从中医角度看,它们性温平居多,能强心、镇静、安神、抗衰老、滋皮肤、乌须发。从现代医学看,它们能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儿童锌缺乏、缺铁贫血;莲子、红小豆、芝麻还能营养心肌、调节血压。

  中秋各地还有独特的食俗。广州民间有中秋炒食田螺的习惯,中医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现代医学证实,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广东、台湾等地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说芋头治癞病,其实中医认为芋头具有益胃宽肠、通便解毒、补中气益肝肾等功效。四川旺苍地区还有中秋吃南瓜的风俗,说“中秋南瓜能补血”,《本草再新》的记载印证了这一点,称南瓜“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阴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南京人中秋喜吃桂花鸭,说它是“妙药”和滋补上品,中医认为鸭肉能养阴润燥、和胃生津,桂花鸭汤还能起到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润肺止咳的作用。

  采全草类药材的好时间

  在风俗文化中,节令被赋予了神奇的作用,中秋也被认为是采全草类药材的好日子。此时我国中东部地区可采草药有:薄荷、苏叶、荆芥、藿香、泽兰、马齿苋、半枝莲、半边莲、败酱草、紫花地丁、佩兰、透骨草、夏枯草等,东北地区还可采到辽细辛、淫羊藿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可采到益母草、鹅不食草、浮萍等。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5390.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2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