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金淑琴所著《叶天士传奇》一书通篇采用叙事手法,通过叙述清代温病开山鼻祖——叶天士行医路上较有代表性的离奇病案和一次次非凡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拥有精湛的医术、至仁至善的德行和不凡人格魅力的一代著名医家。
全书开篇便介绍了叶家为中医世家,世代医术高超且乐善好施、广积善缘,叶天士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是拥有了勤奋好学,善良仁德的好品行;而在其一岁“抓周”时对他物不屑一顾却唯独对脉枕情有独钟这一有些“传奇”的事件,似乎也奠定了叶天士在医学方面必不是个泛泛之辈。
纵览本书,不难发现,书中最突出要描写的就是叶天士谦逊的性格和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叶天士早年丧父,而后便开始一路寻师。虚心好学的叶天士到处拜访名医,本就聪颖好学的他总是很受师父的赏识。他从十二岁起便读《素问》、《伤寒论》,到十八岁临证处方,仅仅六年间,就先后从师十七人学习医术,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这期间,他不仅求学于名医,还走访许多药工、产婆甚至江湖游医,可谓“师门深广”。但他却一直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性格,只要是在某方面值得自己学习的人,一定对之恭敬有加,对跟随过的师父也不忘师恩。也由于拜师甚多,他并没有门户之见,传经授道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这也是他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他的学说在身后二百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形成了中医史上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叶派”。
叶天士是一位对自己、对患者极其负责的人。他临终前对自己后人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他的这番话始终都应当是我们医学生所奉行的。
作为一名当代的医学生,我们应该从更多的先贤那里获取经验,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好医生。在《叶天士传奇》里我们就收获很多:还是个十四岁少年的他便已经走上了行医之路,他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mifang.fuwenhao.com家中收入减少而以行医之名诓骗病人钱财;他一路求学拜师颇多,但他作为一个被康熙题字亲赐“天下第一人”,后世称“仲景,元化一流人也”的名医,在他的老师面前没有丝毫倨傲、张扬和嚣张,他始终谦恭好学,以孔夫子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勉。
叶天士先生对于学术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刚踏入医学之路,前辈们就向我说过,为医者当是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点在叶天士那里显现无疑。他觉得“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故而手不释卷,一生都在钻研学术。也正是因为这样,成就了他在医学史上如此多的成就,如温病学的开创性发展、奇经八脉的理论、妇人胎前产后的诸病治疗,关于养生保健,膳食调理(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食疗)、心理治疗(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心理医生)等等极其罕见和极具特点的医疗方法。
叶天士也没有忘记培养更多的医家,除了自己的门生和后人,他也培养了很多的济世名医,故而在史书之上有言“大江南北,言医者辙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他毫无门户之见的广大胸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繁荣昌盛,也促进了业界观念的开放。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835.html

相关推荐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自拟方治流产后宫内残留

组成及用法: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炙龟板30克,怀牛膝15克,王不留行15克,玄参15克,麦冬10克。上方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68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肺癌开玄府以化浊毒 治则撮要

国医大师李佃贵是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从医50余年,独创了浊毒理论,其应用已从消化系统疾病逐步延伸至呼吸、脑病、皮肤病、内分泌、风湿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笔者有幸侍...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449

以补肾精养肝血治疗脱发3例

脱发是目前困惑人们的常见病,多源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以及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原因。西医以补充维生素营养神经、自体毛发移植等措施治疗,但均疗效不佳。...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92

秋季养生“润燥”以润燥生津为先

秋季最伤人的邪气是“燥气”。内经认为:肺居胸中,为五脏之华盖,主诸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相结合,化生为元气...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94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